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十章:北渡黄河(1)

民国二十九年(1940)岁末的北中国,朔风凛冽。谢文渊裹紧身上的棉袍,望着眼前奔腾的黄河。浑浊的河水挟带着冰块奔涌向东,对岸的黄土高原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下显得苍凉而辽阔。

“过了河,就是另一番天地了。“老周蹲在河滩上,抓了把黄土在手中揉搓。

林婉茹检查着随身携带的医药箱,轻声道:“交通员说,最近对岸查得很严。鬼子在所有的渡口都增设了岗哨。“

谢文渊的目光掠过河面上零星漂浮的冰块。自从离开重庆,他们已经在路上奔波了半个多月。穿越川北的崇山峻岭,躲避沿途的盘查哨卡,终于来到了这北上的最后一道天堑。

“必须今晚过河。“老周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明天开始就是鬼子的年关大扫荡,到时候更难走。“

黄昏时分,一个驼背老汉赶着驴车出现在约定的接头点。他是当地的交通员,负责带他们过河。

“三位同志,跟我来。“老汉说话带着浓重的晋北口音,“今夜走老君渡,那边水急,鬼子看得松。“

所谓的老君渡,其实根本没有渡口,只有一处隐蔽的河湾。芦苇丛中藏着一艘简陋的木船,船身用茅草做了伪装。

“上船后莫要做声,“老汉叮嘱道,“听见任何动静都莫要惊慌。“

夜幕降临,河风刺骨。木船在黑暗中悄悄离岸,老汉熟练地撑篙,避开河中的暗流。谢文渊坐在船头,手握藏在棉袍下的手枪,警惕地注视着对岸的动静。

船行至河心,对岸突然亮起探照灯的光柱。光柱在河面上来回扫射,几次险些照到他们。

“趴下!“老汉低喝。

三人立即伏低身子。探照灯的光柱从船顶掠过,最近时甚至能听见对岸日军的说话声。

就在这时,下游突然传来枪声。探照灯立即转向枪声传来的方向,趁着这个空隙,老汉奋力撑篙,木船如离弦之箭冲向对岸。

“快下船!“船刚靠岸,老汉就急促地催促,“往北走五里,有个土地庙,那里有人接应。“

谢文渊最后一个跳下船,回头看见老汉已经调转船头,消失在黑暗中。对岸的探照灯又开始在河面上搜索,显然刚才的枪声是其他同志在为他们的渡河制造机会。

三人沿着河滩快步北行。没走多远,林婉茹突然拉住谢文渊的衣袖:“听!“

远处传来摩托车的声音,而且正在快速接近。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