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十章:北渡黄河(3)

人工开凿痕迹,角落里堆放着成箱的手榴弹和子弹,还有几支崭新的三八式步枪——显然是缴获日军的战利品。

“这些都是同志们用命换来的。“杨队长注意到他的目光,“鬼子装备好,咱们就得从鬼子手里抢。“

众人在山洞里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拂晓,杨队长派出去的侦察兵带回消息:日军已经在方圆二十里内设下关卡,正在挨村搜查。

“看来鬼子很重视你们啊。“杨队长皱眉道,“常规路线走不通了,只能翻山。“

接下来的路程异常艰难。为了避开日军的搜捕,他们不得不穿越人迹罕至的山区。北方的山路在冬季格外难行,积雪覆盖着陡峭的山径,稍有不慎就会滑坠。

在一处山脊上,他们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山脚下的村庄正在燃烧,浓烟直冲云霄。

“这些畜生!“一个年轻的武工队员咬牙切齿。

杨队长按住他的肩膀:“记住这笔账,总有一天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谢文渊默默注视着远处的火光。这样的场景,他在南方见得太多,但每一次目睹,心中的怒火都会增添一分。

五天后,他们终于到达太行山根据地。与谢文渊想象的不同,根据地并没有固定的城池要塞,而是散布在群山之间的村落。军民一家,兵民一体,这是他在国民党军队中从未见过的景象。

在一个普通的农家院里,谢文渊见到了根据地的首长。让他意外的是,首长竟然是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戴着眼镜,说话带着江浙口音。

“谢文渊同志,欢迎你来到太行山。“首长亲切地与他握手,“你在南方抗战的事迹,我们都听说了。“

“首长过奖了。“

“不必谦虚。“首长请他坐下,“你带来的那份日军部署图,对我们帮助很大啊。“

当晚,首长特意安排了简单的接风宴。说是宴席,其实只有几个粗粮窝头和一碗野菜汤,但在这艰苦的环境中,已经算是盛情款待。

饭后,首长与谢文渊长谈至深夜。从国际形势谈到国内战局,从军事战略谈到群众工作,首长的见解让谢文渊受益匪浅。

“谢同志,“首长最后说,“你从那边过来,对国民党的情况比较了解。你认为,抗战的前景如何?“

谢文渊沉思片刻:“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腐败严重。但抗日的决心还是有的。只是...“

“只是什么?“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