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年(1941)正月,太行山的积雪尚未消融,一场特殊的选拔在根据地悄然展开。谢文渊站在训练场前,望着面前这百余名从各部队挑选出来的精英。他们中有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有从东北流亡而来的学生兵,还有被俘后加入的日军反战同盟成员。
“同志们!“谢文渊的声音在寒风中格外清晰,“从今天起,你们将接受最严苛的训练。我只要三十人,坚持不下来的,随时可以退出!“
训练从拂晓开始。第一项是三十里山地越野,每个人要背负三十斤的装备,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谢文渊亲自带队,林婉茹作为随队军医跟在队尾。
“坚持住!“谢文渊向一个踉跄的战士伸出手,“想想被鬼子杀害的亲人!“
山路崎岖,积雪未化。战士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汗水浸透了棉衣,很快又在寒风中结冰。一个来自江南的学生兵支撑不住,跪在雪地里呕吐。
林婉茹立即上前检查:“体温过低,必须立即休息。“
“不...我能行...“学生兵挣扎着想站起来。
谢文渊走过来,看了看他的状况:“送他回营地。“
“谢科长,再给我一次机会...“
“战场上,鬼子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谢文渊语气严厉,“下一个科目是射击训练,你现在的状态只会浪费子弹。“
正午时分,通过第一轮选拔的七十三人站在靶场前。谢文渊拿起一支三八式步枪:“谁能告诉我,这支枪的射程是多少?“
“报告!有效射程460米!“一个东北口音的战士立即回答。
“错!“谢文渊拉开枪栓,“在优秀射手手中,它可以命中800米外的目标。“
他举枪瞄准,扣动扳机。远处一个人形靶应声而倒。战士们发出惊叹。
“在特种作战中,你们要学会发挥武器的极限性能。“谢文渊放下枪,“现在,每人十发子弹,目标是300米外的十个不同靶位。“
射击训练持续到黄昏。谢文渊仔细观察每个人的表现,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让他欣慰的是,这些战士虽然来自不同背景,但学习能力都很强。
傍晚,谢文渊召集教官开会。张大山看着选拔名单,眉头紧锁:“淘汰率是不是太高了?这些都是各部队的尖子啊。“
“我们要的是精英中的精英。“谢文渊指着训练计划,“接下来的格斗、爆破、侦察训练,强度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