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年(1941)五月,太行山的春意渐浓,但利剑分队驻地却笼罩在一层无形的阴霾中。杨立青的叛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每个人心中荡起涟漪。谢文渊站在训练场边,看着队员们进行格斗训练,眼神锐利如鹰。
“动作太慢!“他突然喝道,“在战场上,这半秒的延迟就够你死三次!“
对练的战士慌忙调整姿势,汗水已经浸透了他们的粗布军装。
林婉茹拿着一份文件走来,低声道:“总部转来的情报,特高课新派来的负责人已经到了太原。“
谢文渊接过文件,上面只有一个代号:“影武者“。
“好嚣张的代号。“他冷笑一声,“看来是冲着我们来的。“
“情报显示,这个人精通中文,熟悉中国国情,曾经在东北和华北多次策划针对抗日力量的行动。“
谢文渊的目光扫过训练场上的队员们。经过内奸事件后,他不得不对每个人都多留一分警惕。
“通知各小组长,今晚开会。“
夜幕降临,指挥部的煤油灯将人影投在土墙上,晃动如鬼魅。谢文渊、林婉茹和五位小组长围坐在简陋的木桌前。
“从今天起,所有作战计划实行分级知密。“谢文渊开门见山,“除了在座各位,行动计划不得向任何人透露细节。“
第二组组长李大山皱眉道:“科长,这样会不会影响作战效率?“
“安全第一。“谢文渊语气坚决,“杨立青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会议结束后,谢文渊单独留下林婉茹:“你对新来的这个影武者了解多少?“
林婉茹从医药箱底层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这是三年前在上海拍到的。“
照片上是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男子,正从一辆黑色轿车中走出。虽然像素不高,但仍能看出此人气质不凡。
“他本名佐藤一郎,父亲是日本贵族院议员,母亲是台湾望族之女。他在剑桥大学读过书,精通四国语言。“
谢文渊仔细端详着照片:“这样的人,为什么要来前线?“
“据说是因为在派系斗争中失势,被发配到华北戴罪立功。“林婉茹收起照片,“这个人极其危险,他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
第二天拂晓,谢文渊亲自带领一个小队执行侦察任务。他们的目标是摸清日军在根据地外围新设的据点分布。
“科长,前面就是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