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冬日烈焰(1)

民国三十年(1941)十一月,太行山飘下第一场雪。谢文渊站在指挥部门口,看着雪花无声地覆盖着昨日激战的痕迹。远处的山峦裹上素装,仿佛要掩埋这片土地承受的所有伤痛。

“文渊,总部急电。“林婉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寻常的颤抖。

电文内容让谢文渊的眉头深深锁起: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茨亲自部署,调集五万兵力,配属航空兵团和特种作战部队,准备对太行山根据地实施“铁滚式三层包围“。

“三层包围...“谢文渊轻声重复这个可怕的战术名词。这意味着日军将像滚铁桶一样,由外而内层层压缩,直到把根据地碾碎。

当夜,司令部灯火通明。所有的指挥员都聚集在地图前,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情报可靠吗?“有人质疑。

“老周用生命送出来的。“首长声音沙哑,“他在传递情报时暴露,拉响手榴弹与特高课同归于尽了。“

会议室一片寂静。每个人都明白,这份用生命换来的情报意味着什么。

谢文渊第一个打破沉默:“不能硬拼。我建议主力立即转移,跳出包围圈。“

“往哪里跳?“有人问,“东西北三面都是鬼子,南面是黄河。“

“就跳黄河。“谢文渊的手指重重按在地图上,“去太岳山。“

这个提议引起一片哗然。太岳山根据地同样面临日军压力,而且渡过黄河天险谈何容易。

“我们有选择吗?“谢文渊环视众人,“留在这里是等死,跳出去还有一线生机。“

经过激烈争论,计划终于确定:主力分三路转移,留小部队在内线牵制。而最危险的内线牵制任务,再次落在了利剑分队肩上。

转移在深夜开始。群众扶老携幼,部队掩护断后,整个根据地都在无声地流动。谢文渊站在路口,目送着一批批军民消失在夜色中。

“都安排好了?“林婉茹问。她选择留下,负责伤员的安置。

“能做的都做了。“谢文渊望着远方的黑暗,“现在,该给鬼子准备一份大礼了。“

他所说的“大礼“,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空心阵“。所有村庄都布置成有人居住的样子——晾着衣服,炊烟袅袅,甚至还在村口撒了鸡食。但实际上,村里早已空无一人。

日军先头部队在第二天上午进入根据地。让他们困惑的是,所到之处都是空村,却找不到八路军主力的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