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走了吗?“不知何时,陈赓来到他身边。
“是啊。“谢文渊轻声道,“就像当年离开太行山一样。“
“这次不一样。“陈赓望着远山,“当年你是孤身一人,现在你带着一百个弟兄。“
“责任更重了。“
第二天黎明,特别支队在训练场集合。一百名战士整齐列队,虽然装备简陋,但士气高昂。
“同志们!“谢文渊站在队列前,“这次任务很艰巨,可能要行军上千里,可能要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现在有人想退出,还来得及。“
没有一个人动弹。
“好!“谢文渊眼中闪着欣慰的光,“从现在起,我们就是生死与共的弟兄!出发!“
队伍在晨曦中开拔。群众自发前来送行,往战士们口袋里塞鸡蛋、干粮。
“一定要回来啊!“一位老大娘拉着谢文渊的手,老泪纵横。
“放心吧,大娘。“谢文渊郑重承诺,“我们一定会回来!“
走出很远后,谢文渊回头望去。山口上,送行的人群依然伫立在风雪中,如同太岳山上永不屈服的青松。
第一天的行军还算顺利。虽然山路崎岖,但战士们士气高昂,一天走了六十里。
傍晚宿营时,谢文渊召集班排长开会。
“照这个速度,半个月能到中条山。“他摊开地图,“但越往前走,敌情越复杂。“
“参谋长,“一排长栓子问,“咱们要走大路还是小路?“
“白天走小路,晚上走大路。“谢文渊早有打算,“鬼子白天重点守大路,晚上重点守小路。我们反其道而行之。“
这个策略果然有效。接下来几天,他们巧妙地避开日军哨卡,行进速度很快。
但第五天,意外发生了。
当时队伍正在一条山间小路上行进,前方突然传来枪声。
“隐蔽!“谢文渊立即下令。
通过望远镜,他看见一队日军正在追击几个老百姓。老百姓扶老携幼,跑得很慢,眼看就要被追上。
“参谋长,怎么办?“栓子焦急地问。
谢文渊快速观察地形。这里是个山谷,日军处在下方,他们在上方,是个打伏击的好位置。
“打!“他果断下令,“一排左翼,二排右翼,三排随我正面阻击。记住,速战速决!“
战士们迅速进入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