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出一个瓶形窑洞,然后装上木柴焚烧。这个方法优势很明显,就是火候可以掌握调控,木炭质量有保证,运输也方便,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容易发生垮塌。
著名的张思德,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就是因为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自己被埋在窑洞里,壮烈牺牲。
曹师傅邻村也曾发生一个惨烈的事。
一个烧炭师傅也是木炭出窑的时候,窑洞突然倒塌,人死在里面。
所以挖窑需要有经验的师傅才可以。
曹师傅祖辈都是烧炭挖窑的,自然经验十分丰富。
挖新窑需要五天左右时间。
他在里面挖,妻子罗细妹则在外面搬运泥土。
由于夫妻配合默契,结果不到五天,就建好了一口新窑。
接下来就是砍伐杂木了。
这里面也有讲究,就是树木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
大粗的话,火烧不透,搬出来仍是漆黑的大头,这样的木炭无人要。
太细的话,一是容易烧透,成了一堆灰。二是即使出来,由于炭休太小,不经烧,这样的木炭也卖不出去。
好在满山遍野都是杂木,可以精挑细选,夫妻俩只用了两天时间,就砍了一大堆合格的杂木。
把杂木搬到窑外,需要进一步清理。
要把杂木砍成二尺左右的木条,沿窑洞摆放整齐。
把整个窑洞摆满后,封住上方所有出口,在窑的下面点火燃烧。
虽然是燃烧,但里面的木柴并不燃烧,而是在高温高热的作用下,所有木柴全部炭化,它的产物就是木炭。
木炭需要燃烧二天左右,然后抽火,让它自然冷却。
这一过程需要三天。
打开窑洞,里面就是漆黑的木炭了。
烧好的木炭需要挑到集市上去买。
桃坑客家人的集市在坑口街。
金峰岭离坑口街有十多里,都是凹凸不平的山路,十分不好走。
曹师傅挑了一百二十斤木炭,妻子罗细妹则挑了八十斤左右。
天刚麻麻亮,两人就出发了。
赶到坑口街已经是上午十点了。
他们把木炭放在桥头,等待客家人来购买。
他们最担心的事就是,卖不出去。
如果卖不掉,只好又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