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东西,包括她家的东西。
她说得很激动,很愤怒,有点慷慨激昂,厉声厉色的味道。
小男孩十分羞愧地从大街上匆匆而过。
大家都投来鄙视的目光。
像这种情况,他们能生存下去吗?
叶坪村这个小男孩也遇到同样的问题。
如果没人帮助他,他只好去流浪了,浪迹天涯,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不幸中的万幸,他遇到了一个好人。
我的姐夫李洪青。
他收留了他。
姐夫没有要他做他的儿子,他有二个儿子,不需要,但给了他一个家,最开始同吃同住,之后自食其力。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这个能力,尤其是小男孩。
最开始失去了家,自然无以为食,但只要给了他机会,在他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帮助了他,他就会慢慢走出困境,步入人生的正轨。
而不会去偷,去抢,去流浪。
姐夫李洪青站出来了,给了他温暖的手,使他的人生开始有了春天的力量。
这种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救人一命。
我不知这个男孩在李家生活了多少年,我只知道的是,后来,他建起了房,结婚成家,有了孩子,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也就是说,这个小男孩最终有了一个非常好的结局。
这个结局是姐夫李洪青给的。
后来,姐夫李洪青不幸去世了。
按照习俗,每个子女都要给去世的亲人念一堂经,也就是掉念去世的父亲。
他不是李家子女,但他强烈要求参与,他要跪在地上,亲自掉念这位慈祥的父亲。
他在心里认可李洪青就是他的父亲。
也算是善的回报吧。
其实,善不仅是力量,更是一种温暖,让人念念不忘的温暖。
我在长沙工作之后,经常回到桃坑乡。
奇怪的是,我一般不会呆在家里,而是会去他家,天天去,在他家吃喝。
我一般十分抗拒去别人家里,主要是不自在,有压迫感,说话小心翼翼,坐要有坐像,站有站像,让人很崩溃。
到了他家里,这种感觉消失了。
真的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随便玩,随便吃。
我在他家几乎成了大爷,碗筷一扔,百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