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历史上的山里人为什么要生儿子(3)

三十一过就是豆腐渣,男人年过五旬体力精力消耗殆尽,这就存在一个养老的问题。

嫁出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

客家人的女儿百分之百外嫁,一旦长大成人,就会嫁出山寨,成为外姓人家。

嫁出的女儿不能继承父母遗产,也不需要赡养父母。

而家有儿子就不一样了。

儿子永远留在家里,娶的媳妇也是在家里,父母可以跟他们生活在一起,生活就会有保障。

以前没有养老保险一说,也没有社会机构负责生老病死,山里人老了,依靠的只有儿子。

没有儿子的家庭,晚年生活的老人是非常悲惨的。

当然,只有女儿的家庭采取招郎的方式,解决自己晚年生活问题。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稍有点能力的男人都不会去上门,因为上门女婿是受山寨人歧视的。

因此,去上门的男人一般是穷人家,娶不到老婆,或者自身有缺陷的人。

这样的人在山寨里没有话语权的,自然,生活状况也不会很好。

当然,相比没有儿子的家庭还是要好许多,至少有一口热饭吃。

在长期与自然的斗争的过程中,男人的作用要尤于女人的作用。

首先男人的力气大,很多重活累活都可以干。

这点在山里生活非常重要,在与大自然搏斗中,男人往往会冲在第一线,成为家庭的中流抵柱。

其次男人主导山寨的一切事务,有男人的家庭可以优先享受山寨的资源,包括处理外部纠纷时,有没有男人,有多少男人,也是衡量彼此力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

其实,现在的社会,男人也是在主导着世界,统治着社会各阶层。

一句话,这个世界还是男人的世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