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
唐明丽顺势道:“所以才随意拿了点东西。”
李红如鲠在喉,这话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能说:“你先坐,我去给你泡壶茶。”
转过身后,忍不住撇了撇嘴。
不过她依然拿出家里平时不舍得喝的茶叶来招待唐明丽,嘴上却说:“家里也没什么好茶叶,凑合着喝。”
要是搁在以前,李红是怎么都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这样讨好这个看不上的侄女。
说到底还是女儿不懂事,那么好的一门亲事竟然就这么拱手让出去,脑子进水选择去乡下受苦。
好了,现在还要求人家才能脱离苦海。
唐明丽接过李红递过来的茶,抿了口后才放下,笑道:“大伯娘,你知道的,我不挑。”
李红也笑笑,心道,以前是没资格挑,嫁去付家后过上了好日子,谁知道有没变得挑剔。
她藏起腹诽,堆起笑脸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那个问题。
“你今天过来,是不是你堂姐回城的事有眉目了?”
唐明丽嗯了声,也不卖关子,言简意赅说结果:“付辞说大概过几天就能回来。”
“这么快?”李红激动到站起身,两手甚至因为激动微微颤抖。
她不知道现在政策有变,知青回城不像以前那么难。只认为是付家能耐,那么难的事也这么快办妥。
应该早点去求唐明丽的,这样女儿就可以少受点苦。
分不清是高兴还是后悔,李红忍不住哭了。
她连忙背过身擦眼泪,对唐明丽说:“你替我好好谢谢付辞,这次他真是帮了我们家大忙了,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他。”
唐明丽没居功,说了大实话:“也是现在政策有所松动,回城没以前卡的那么严了。”
不然即便付辞有人脉,这事办起来也麻烦。
不对,不然这事她也不可能央求付辞帮忙。
李红才不信,不过唐明丽既然不居功,她也不勉强,省得他们家欠了多大人情似的。
算起来他们两家也算是正儿八经的姻亲,怎么说她和丈夫都养了唐明丽几年,帮他们是应该的。
李红越想越理所当然,止住泪意后和侄女聊起还在乡下的女儿。
反正人也快回来了,有些话也不怕直说,加上这会感触正深,便一口气说了许多女儿这两年在乡下吃了多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