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9 第 9 章(2)

上数三代不过是个耕读之家,靠着田里的出产养出了第一个秀才。而后一代,又出了个举人,免了赋税,又靠着家里的积银捐了个九品芝麻官,到黄承望父亲这一辈,读书最好的就是他,三十岁时踩着线中了进士,靠才学谋了个中县的县令。一代代在县城里经营下来,黄家也就成了当地有名的地主。

黄家的老祖宗由此很推崇家里的子弟读书,砸了不少银子为他们延请名师。三个房头里,如今就数黄承望和小他四岁的弟弟读书出息。

黄三夫人是个很精明的人。她看着二房出息,便一直前前后后地帮她嫂子料理家事,为的就是能沾上五郎黄承望的光——黄承望的爹当上了县令,可还没来得及做出什么大的成绩,便病死在了任上。黄家距离成为真正的官宦之家,总是差了一口气。

原以为五郎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还当上了庶吉士,将来定然前途无限,谁知又如同他老爹一样,白白地叫白发人送黑发人。

可黄三夫人不是个容易气馁的。

这么多年的巴结功夫都做了,总不能全当媚眼抛给了瞎子看吧!没有了五郎,这不是还有他看着差不多出息的弟弟七郎吗!

陈家可是富贵泼天的人家,听说还有女儿嫁给了皇帝老爷的侄孙,他们黄家这样的地主,在他们眼里还只是寒门呢!

好容易叫人家看中了,要将女儿许配给他家的小子,谁承想五郎这样苦命,还没成亲就撒手人寰了哪怕是嫁过来后出的惨事,那姻亲关系和人总也得留在他们家

黄三夫人就低声劝她嫂嫂:“二嫂,那陈家四姑娘,平日里什么为人?”

黄二夫人一听,眼泪就滚滚落下:“那是个顶乖顺可爱的孩子,和我家五郎立在一块儿,简直是菩萨坐下的金童玉女一般的人物她平日里那样欢喜我家五郎,如今听了这消息,只怕要伤心得起不来身了。”

这也是黄二夫人愿意去陈家的原因。照她想,若这世上还能找到与她感同身受的,除了她家小七,也就这个满眼都是她儿子的姑娘了吧!

黄三夫人暗自撇了撇嘴,只觉得她天真:那样的人家,便是那小姑娘当真一腔痴心又如何?她瞧着今日这帖子就来者不善,指不定,就是要她们退婚的!若是不退婚,陈家姑娘就只能守望门寡,她们岂能舍得金尊玉贵的女儿受这样的苦?

“嫂嫂,我看你这样喜欢那丫头,心里倒有一个念头,不知当不当讲。”

“你我妯娌多年,亲姐妹一样,有什么不能讲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