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1章 分工(2)

始讲话,“欢迎各位新知青加入,我叫萧一笑,是本省人,是这个点来得最早的知青,当然不是大队里年资最长的。还有不少来得更早的,已跟村里人结婚生子了。

在这里要感谢郭知青提供的腊肉、李知青提供的腊肠,让我们尝到了久违肉味,谢谢!

共住一座屋,同吃一锅饭,以后就是一家人,大家自我介绍一下。”

接下来众人边吃边聊,郭攸宁认识了另外两个男知青,两人都来自冀市,一个叫赵成功,一个叫李云风,跟黄桂花是同一批知青。

一顿饭吃得很是融洽,希望往后也能和谐相处。

饭后,萧知青询问道:“你们几位新成员,是单独开火还是像今天一样跟我们一起搭伙?这里只有一套锅灶,单独开的话得轮班做饭,你们商量一下。”

几人凑在一起嘀咕了几句,意见一致,“搭伙”。

结果在萧一笑的意料之中,他也很乐意他们搭伙,不是高尚地想照顾新人,而是见他们出手大方,衣着不凡,除了王林穷酸一些,其他人条件都不错,也许能给他们老知青带来些好处。

他笑着说:“欢迎你们加入!只是大家庭人变多了,做饭、打水、捡柴火这些事情就得重新分工,咱们来好好合计合计。”

大家商量了一阵,六男五女分工如下:

女生两两一组负责做饭,刘知青和黄知青一组,郭攸宁和李婉柔一组,彭华和廖翰杰一组,没办法谁让他俩青梅竹马呢,挪过来用用。

男生分成两组,老知青三人一组,两个打柴,一个挑水;顾卫国和王林一组,一个打柴,一个挑水。

秋收快到了,离过冬也不远了,柴火得慢慢存,越多越好。

这样的组合女生稍微轻松些,三天轮一次,男生得两天轮一次。

但一日三顿,比打柴挑水繁琐,所以工作量其实差不多,还算公平。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夜幕降临,众人准备回房时,彭华出现了。

看到桌上的空碗,捂着“咕咕”叫的肚子埋怨,“翰杰哥,吃饭怎么不喊我?有给我留吗?”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目光聚在廖翰杰身上。

他揉了揉额头,无奈道:“彭知青,你舍友说喊过你了,你自己说不吃,也没拿粮食出来蒸饭,所以就就没给你准备。我那里还有些饼干,给你吃些垫垫,凑合一顿。”

彭华记起好似真有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