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她就会成为有正当收入的人,往后好吃好喝过好日子,不怕有人质疑她收入问题。
打开邓小军的信,除了问好,说一些身边趣事,还提起了黑市的王厉和他小舅。
两人还真打听了她的身份,邓小军只字未提,替她守住了秘密,不过答应作为中间人,帮他们传话。
这次让带的话是: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有上次的大货,务必要给他们留一份。
郭攸宁心中欣慰,邓小军这小子不错,真诚又机灵,有他在京市那条线就不会断,以后有好处得适当想着他些。
她空间里还有不少三转一响和七台电视机,等她有机会回京市,肯定会再跟他们交易。
她没打算在长宁县卖这些,这里地方小,不一定能卖上好价格,也怕惹上麻烦。
她只想在柳湾村好好苟到高考恢复,风光考回京市,最好能考入她前世梦寐以求的京大。
想太远了,专注当下吧。
虽然没有家里的来信,但有他们寄东西的包裹单,节俭的家人应该是将信放在包裹里了。
刚好明天休假,大家可以一起去县城拿包裹,置办新房子所需要的物品。
她将信件、包裹单和资料收拾好,提上甜粥去了后院。
这次她先给村民们送粥,免得像中午一样给耽搁了。
她发现房子已修好,柴棚搭建完成,小灶台正在进行最后一步糊黄泥
狗娃爸爸开心地接过她手里的甜粥,招呼大家一起享受美味。
他一脸遗憾地说:“唉,真希望能一直帮你们修房子,这样就可以天天喝到甜粥了。”
其他村民也附和。
郭攸宁客气道:“各位叔伯,谢谢你们这些天的帮忙,我房子都修了,以后就是柳湾村大队的人。
往后你们就是我亲叔伯,想喝甜粥,随时欢迎。”
这也就是一句客套话,但大家听了舒心,都夸郭攸宁好样的。
喝完粥大家继续去干收尾工作,郭攸宁提着篮子去看望病号。
她到时,祁同志正醒着,背靠枕头斜躺在炕上,身上盖着薄被,赵志武在为他读报。
虽然还是一脸苍白,但精神好了一些。
赵志武见她来了,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顺手就将报纸塞她手里,“小师父,你是文化人,读报这事拜托你了,我实在是干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