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5章 一解思亲之苦(2)

。哦,那位祁同志咋样啦?”

郭攸宁笑眯眯地奉承:“赵爷爷您的‘追命十三针’名不虚传,他好着呢。只要您不强制我走悬壶济世之道,我一定跟您好好学。”

这时,李奶奶开始催促:“别耽误时间了,赶紧进屋。学完还得陪你祁爷爷过几招,他老嘀咕手痒。”

王爷爷和李叔还没来得及灌输精密机械的重要性,郭攸宁就被拉走了。

进到李奶奶房间,郭攸宁佯装擦了一把汗,“奶奶,我能开会窗吗?担心迟到,路上跑快了好热。”

“开吧!以后晚一点就晚一点,不用着急,安全第一。”

李奶奶边念叨,边给她倒了一杯水。

郭攸宁听话地点头,端着水推开窗户,往外四处打量,没见到祁哲成的影子,也不知他藏在哪里。

喝完水,接下来就是两个小时的扎实学习时间。

为了学针灸,找针感,压缩了学外语的时间。

既然“追命十三针”是不外传的赵派绝学,郭攸宁就在大家的见证下,扎扎实实的给赵爷爷磕了三个响头。

荣升师父的赵爷爷,从拜师起,几根稀疏的胡须就一直翘着,笑容没从脸上下去过。

答应不强迫她当医生,只是嘱咐以后遇到合适的人,要将医术好好传承下去。

就这样郭攸宁有了一个正经的国手师父。

来都来了,她干脆拿出晚上译了一半的外国机械史资料,请教了王爷爷和李叔不少问题,毕竟不少机械专用名词她拿不准。

乐得王爷爷和李叔找不到北,终于也有他们派上用场的一天。

吃喝了这孩子不少好东西,能为她出份力,心里自是高兴。

当然最开心的要数李奶奶,知道她接了翻译工作,直呼知识改变命运,书中自有黄金屋。

见大家如此热情,郭攸宁干脆就地译完了资料,李奶奶还陪着熬夜复核了一遍。

看到她的译文,嘴角含笑频频点头,只改动了几个与这时代不符的用词,其它一点没动。

李奶奶对她夸赞不已,说这是高质量译文,出版社和书局肯定会满意,而且还能定个好价。

今晚学习时间延长了半个多小时,郭攸宁离开牛棚时,已至深夜。

经过一片玉米地的路上,祁哲成又晃了出来。

这次她有了经验,没被吓到,不过盯着他,狐疑道:“你不会一直在外面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