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姨接过她手中的东西,坐在槐树下小亭子里写字的爷爷,招手让她过去,郑重地递给他一张写满名字的纸。
眼神煜煜生辉:“宁宁,孩子们满月了,不能一直宝呀宝的喊,该有大名了,这是我和你奶想出来的名字,你挑挑看,有中意的吗?”
离得不远的奶奶呵呵笑,“你爷爷呀从得知你有身孕起,就开始琢磨名字啦,从柳湾村大队想到京市,信纸都写满了十几张,这三十个是优中择优的,宁宁你好好参考下。”
看着纸上铁笔银钩,苍劲有力,三个一组,排列整齐的名字,郭攸宁从中看到了爷爷对孩子们的喜爱。
她自己是个取名废,男人忙到无暇顾及,有爷奶代劳求之不得。
其中一组她觉得挺有意思:之络、之绎、不绝。
嘴角上翘着指着它们开口:“爷爷这个好,络绎不绝,含福运绵长、家族兴旺、财源广进之意;而且一听就知是三兄弟,重名的还少。”
顿了一下,减小音量,浅笑出声:“爷爷,我师公想要过继一个宝宝的事,您一直惦记在心里吧,‘不绝’挺写实的。”
爷爷眼含欣赏地点头,“赵老弟在乡下照顾我们良多,几次重病多亏他出手相救,又是你师公,说话自然得算数。
宁丫头不愧是我家孙媳,人聪慧眼光好,我和你奶最中意的也是这三个名字。唉,他们属‘童’字辈,这字不好取名,后面几组都不理想。”
大家一致觉得“之络、之绎、不绝”好,决定晚上告知祁哲成一声,大名就定下来了。
同时小名也提上了议程,大家各抒己见:
奶奶的富含诗意:“谦谦、彬彬、珩珩。”
妈妈的贴合年代气息:“军军、伟伟、强强。”
柳姨的富有乡土气息:“柱子、黑牛、狗蛋。”
爷爷不参与,就在郭攸宁准备开口时,大门口传来了动静。
祁哲成提前回家了!
前两日未归,这是为了给孩子过满月请假啦?
这一个多月,他工作懈怠了,可不能这样下去,保不齐会有人揪小辫子。
不过回来得正好,还能参与取小名。
祁哲成跟大家打过招呼后,先噙着笑意瞧了瞧在摇篮里自娱自乐的三个小崽子;
接着,搬个小板凳坐到媳妇儿身边开口:“大家刚才在聊啥这么热闹?”
郭攸宁将取名的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