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 开设经院(3)

家子弟,现在终于挨不住人之大限,到了入土的时候。

现在一个新的问题,摆在方清源面前,那就是自己要抓紧找一个新的教习了。

最新地址

教习一职,关乎元灵山的根本,需要慎重考虑,万一找个心思不纯的,这可是影响几代人的事,万万不可马虎对待。

而且,要找就找一个有真本事,且年轻些的,原本的教习虽然劳苦功高,但是过于儒生做派,有着一股酸腐执拗之气。

只是这样的人物并不好找,南疆是典型的文化荒漠,比起齐云传承上万年,各种经典书籍问世,大鸣大放的繁华之地,南疆才开辟不过三百年,教化一直薄弱,本地都没什么人才,即使好一些的,都是各家的宝贝,哪能轻易放出来。

难道还要向姜葵求助,从齐云在高薪聘请教习,来解现在的燃眉之急吗?

只是这样一来,等过十年八年的,新来的又要走,那自己还要继续头疼这个问题。

方清源思来想去,一时间脑子昏昏沉沉,可就在此时,他突然发现自己想得过于执拗了。

想起前世的教育方式,方清源便猛然开朗,与其找一个各方面都全能的教习,还不如找十个专精一门的普通教习,举办学校,彻底摒弃现在的私塾模式。

其他山头家族都习惯找一个教习负责全部,而自己为何也要遵守这个规则呢,真是在此世生活得久了,连思想都跟此界修士同步了。

有着元灵坊市和赤红铁矿的收益,区区一个学校的开销并不在话下,如今元灵山两万丁口,适龄孩童占比五分之一。

此时的凡人结婚较早,往往十五六岁便会成家,四十岁做爷爷的,也是常事。

姜家原本一千多孩童,能接受教育的只有两百多人,甚至在这些人里,也是大部分都被放养式教育,家中无财力的普通凡人,也掏不起继续读书的钱财。

一个大家族里,资源也不是完全平均的,寻常族人此生最大的贡献,不是让伱多么明事理,成为栋梁之材,而是让你多生几个孩子,有幸诞生一个有资质的孩子,比什么都强。

但方清源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要从根本上改善,如果人人都有书读,都能明理学习知识,那以后此地的风气,也能从南疆中,焕发出不一样的风采。

什么样的土壤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方清源可不想元灵山以后诞生的修士,跟那些白山南疆修士一样,刻薄寡恩,唯利是图。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