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针尖对麦芒(2)

墓葬的情况,表示如果山体继续倾斜以至于导致岩洞洞顶再度开裂,他将申请所里将所有人撤回。另外对于石棺的开启,他表达自己的观点,所有人对于移动石棺的棺盖有点矫枉过正了。也就是说,棺盖是针对有棺椁的墓葬来讲,而现在这个墓葬极其特殊,不管它的位置还是构造,都不是常见的墓葬的情况。对于里面的尸身究竟为何人,或者陪葬品都无法预知。现在的关键在于找到一条蹊径,以最短的时间把石棺完全打开,既节省物力,也降低人员伤害的可能性。

宋轶听到这里表示应该重视岩洞外部的岩体构造,毕竟这个棺是石棺,有因势造物的可能性,而山体的构造在设计之初也可能被充分考虑过的。

沈魏风完全采纳了宋轶的看法,请他第二天带人在岩洞外围进行勘测,以便找出开棺的其他路径。

工作思路的调整让吴大军最先获得了一个小成功,他在老搭档宋轶的帮助下在岩洞的外围发现了一个十分隐蔽的坑洞,洞不大,五六个见方,里面存了一些古代匠人的工具,虽然锈蚀严重,但是仍能辨别出样式。

得到消息,一群人都上了半山坡,围在坑洞周围琢磨,大家议论着,只有苏筱晚一言不发。沈魏风觉得吴老就是有这样的本事,特别是他和宋轶这么多年的老搭档,总能在大家感到绝望的时候找到一线希望,这个坑洞应该是个胜利的号角,成功就在不远处了。

苏筱晚沉默了一会儿还是发声了:“应该祝贺宋研究员和吴老,能在这么苛刻的条件下找到这个岩洞的陪葬坑。也算咱们的零的突破了。不过大家对此不要抱太大的希望,特别是对石棺的开启不要有更多的幻想。这只不过是个陪葬坑,说明不了任何关键问题。”

吴大军按捺不住脾气反驳道:“这不是关键什么是关键?我们多少次就是从陪葬坑入手的!”

苏筱晚道:“陪葬坑是传统中国墓葬的结构,这个岩洞第一个考古队可没把它当成墓葬的,他们几乎认定这是一处小规模石窟,如果不是实在在洞内找不到太多的石窟佐证,他们也不会把这项目交给了你们所。所以这个岩洞的陪葬坑顶多只能算是个埋shi地。”

“埋shi地!你指指看骸骨在哪里?!”吴大军脸都红了。

苏筱晚一摊手,说这谁知道。

吴大军气得叫道:“从陪葬坑开掘是最符合流程的,我们可以从陪葬坑的形制和内容对主墓室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开掘,不至于使任何一件墓葬品有所损伤。”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