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是京中清流,谢清晏,谢永安。”
席间一名官员出声高声道,眼神带着几分奚落。
“谢兄竟也会出现在这里,难得,难得,往日不是向来不愿与我等聚会?今日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哈哈。”
另外一名官员捋着胡须,端坐席间,眼神戏谑。
更多人没有开口,却都默契地停下交谈,望过来,脸上挂着快意、鄙薄的神采。
按理说,这里大多数人,都是原本南周的旧臣,皆投靠了颂帝,都是叛徒本不该有尊卑贵贱。
怎奈何,谢清晏以往极不合群,以清流著称,立下了君子的人设。
其余官员自认庸俗,苟全性命,明哲保身,也都说得过去。
可你谢清晏这般的忠君爱国的君子,怎么也归降了?
这种反差,顿时令席间大多数投降的官员生出了一种奇妙的“道德优越感”。
大意是:
我的确是小人,但总比你姓谢的一个伪君子强!
奇怪的胜负欲
就连戴祭酒与庄侍郎,也都好整以暇看了过来。
而迎着无数道鄙薄,嘲弄的目光,谢清晏面无表情,只是一步步踩着木板走进来,无喜无悲的模样。
他无视了其余人,视线在宴席间一扫,而后径直走到昭庆公主面前,抬起双臂,拱手行礼:
“大理寺少卿谢清晏,见过殿下。”
他的语气也很平静,仿佛对外人的评判皆不在意。
同时,却也没有讨好的意味,用四个字来描述,就是“不卑不亢”。
“不是,一个叛徒他神气个什么”
李明夷隐约听到,身后有宾客低声嘟囔,但他扭头看去时,又寻不见来源。
昭庆公主漂亮的脸蛋上绽放笑容,语调柔和:
“谢少卿可算来了,外头天寒地冻,且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接着,这位天骄贵女竟亲自拎起茶壶,倒了一杯给他。
这副态度,俨然有些热切了,不少人愣了下,旋即明悟过来,这位公主殿下只怕有意招揽谢少卿入滕王麾下。
如今改朝换代,许多南周旧臣归降,而颂帝手底下,武将充裕,文官却不足。
因此,那些既有能力,又肯效忠的文臣无疑成了香饽饽,将继续得到器重,自然引起了太子与滕王的争抢。
如此说来公主之所以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