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30、断章(2)

母体性命,后来稀里糊涂,还是生了下来。

但私生子终归不被承认,索性被王爷命人丢去东临府的安国寺,给寺庙养着。

小鉴贞在安国寺长大,跟在住持身边,自小就展现出惊人智慧。

三岁开口可诵经,七岁便能写出“富贵如云烟,野草独自生”这般与年龄极不相称的诗词。

安国寺住持认定他今后必不凡,倾力传授,到了十五岁时,鉴贞已通读藏经,教无可教。

住持索性“赶”他下山,让他去某个偏僻,贫苦的山间小寺拜师。

“莫看那寺庙清苦,可寺中僧人乃为师平生所见,最惊艳之人,且他乃修行中人,有千般妙法,你可去求他收徒。”老住持私下叮嘱他。

十六岁的鉴贞对修行向往已久,闻言辞别安国寺,背着行囊,独自前往无名小寺。

不想抵达后,却惨遭拒绝。

鉴贞也不气馁,索性自顾自在山上住了下来。

自己搭建了个草屋,砍柴去山下售卖,赚来几个钱开垦田地种菜俨然一副要打持久战的架势。

足足过了一年,那座清苦小寺内唯一的老和尚才被感动,将他收下,并惊讶发现,鉴贞竟有上佳根骨。

可惜,若鉴贞七八岁时踏入修行,前途不可限量,但已经晚了太多,终生成就只怕受限。

鉴贞本人却并不太在意,他对修行好奇居多,却并无走到多高的志向,又因幼年被父亲遗弃,母亲也早病亡的缘故,对感情看的极重。

因此,四年后,老和尚圆寂,他悲伤欲绝,足足七日茶饭不思,竟也没有饿死。

失去求生意志的鉴贞决定投湖,追随师父而去,却在冰冷湖水即将吞没他身体时,在水面上看到了母亲的样子。

后来也有说法,他看到的不是母亲,而是佛。

于是,鉴贞恍然大悟,感悟到生命之可贵,原地晋升入登堂境。

重新扬起斗志的他,决定继续求学,于是直奔南周京城,拜入护国寺,却因出身缘故,遭到排挤,被分配去管理菜园。

结果寺庙中许多弟子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都去向他请教,名气越来越大,终于惊动方丈住持,一番考校后,方丈惊为天人,收他做亲传弟子。

如此又过了三年。

鉴贞某次走夜路,望见枝头上乌鸦鸣叫,再次顿悟,入穿廊境。

彼时,他已经二十六岁。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