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35、上钩(1)

同袍?熊飞怔住了。

牵着缰绳的手紧了紧,他同样是行伍出身,自然知晓这两个字的份量。

在某些人眼里,这只是简单的两个文字,轻飘飘拢共不过十五道笔画。

但在另一些人里,也可以沉重的是另一番光景。

李明夷靠坐在车厢内,轻声开口,他的声音隔着拉开一条缝的车帘,清晰递入熊飞耳中:

“大约二十五六年前,彼时弱冠之年的苏镇方应召入伍,与他一同入伍的,还有同样家在京城的一群人。

按理说,京城里的青壮是不太容易被征召的,但那时候,南周与胤朝的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一批批的壮丁飞蛾扑火一样,被两国地方抽出来,编入行伍,简单训练后便飞快投入前线”

“苏镇方就是这时候,被官府征走的,与他一同入伍的,就是刘大莽这批人。只是一开始,他们也并未被分在一起,只是同样在蒙山将军麾下。

名义上,他加入的是西平府的卫所,但那时候整个南周北方与胤朝接壤那一条线,都是战场,西平府虽在京城以西,但也挨着北边的奉宁府,所以苏镇方入伍后没到一个月,便参与了战争中。”

“新兵死的总是会很快,但凡是活下来的,成长速度也极为惊人。苏镇方祖辈都是农户,虽天生力气惊人,但并不是个喜欢厮杀的人,几次战争,都是靠着运气或者说是‘苟且’,胆子小,才勉强活下来。”

熊飞一愣一愣的。

在他印象中,苏将军作战勇猛,是个杀胚,委实与李明夷的描述不符。

但他没有打断,而是继续听着。

“几场战役下来,蒙山将军的队伍被打散打残,他只好后撤修整,重新整顿兵马,这时候,苏镇方才与刘大莽这一批同乡被编入同一个大营。”

“刘大莽这帮人与苏镇方不同,是真正一轮轮拼杀才活下来的,所以早已蜕变,有了行伍气,行事作风也更勇猛,苏镇方在这群人里,年纪最小,胆子也最小,经常被刘大莽他们取笑,说像个娘们。

呵,不过取笑归取笑,但这群人脾气却很投缘,加上是同乡,感情很好那时候,苏镇方就是被所有人照顾的小兄弟。”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蒙山将军的队伍再次上前线,并且遭遇了胤朝名将卫远麾下的袭击,那一战极为惨烈,蒙山的军队被彻底打散,也就是在这一战中,苏镇方那群人死了不少,也残了许多。

刘大莽的腿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