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二章 谁愿意干(感谢001号盟主@程_达)(3)

风烛残年”。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根本就没有什么了不起,更不会让人觉得惊艳。

很多人从上面走过,还可能会抱怨一句:都什么年代了,为什么还要留着这些连车都开不了的破烂木桥?

这些人的声音,其实代表了绝大多数。

这也导导致了编木拱桥中的绝大多数,被钢筋混凝土的现代桥梁替代了。

在外行人眼里,“垂垂老矣”的木拱廊桥。

却是现代技术,都很难复原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至今日,能够完整掌握这项非遗技艺的人,已经到了屈指可数的地步。

贯木拱廊屋万安桥,多墩多跨,像条龙一样,盘踞在溪流之上。

随着那些曾经出现在老照片里面的三跨、四跨、五跨的木拱廊桥相继消失。

万安桥的存在,已经不仅仅是一座桥、一份信仰,更是活着的历史。

在编木拱桥这个子门类里面,五墩六孔的万安桥,是当仁不让的“现存”世界之最。

只可惜,现存这两个字,被今天这场让聂广义的爷爷急怒攻心的大火,烧出了引号。

“广义,你今天挺让我震惊的。”宣适坚持由他来开车。

他的原意,是让聂广义好好休息。

养足了精神再回去处理事情。

聂广义却一点都没有要休息的意思。

他不闭眼睛,也不说话。

甚至脸上都没有什么表情。

这样的聂广义,宣适在十几年的相处过程中,几乎都没怎么见过。

“嗯?”聂广义倒是没拒绝和宣适沟通,出声问到:“哪里震惊?”

“你不是对古典过敏吗?”宣适进一步解释:“包括一切和古代、古法有关的元素。上到诗词歌赋,下到吃穿用度。”

“这有什么奇怪的吗?”聂广义反问,“你不也对咖啡过敏了八年吗?”

“我对咖啡过敏,是因为害怕触景伤情。”宣适有心试探,“难道堂堂广义大少,也有什么不堪回首的往事?”

“我没有。”

聂广义明显不是很想深入聊这个话题,宣适就也没有再追问。

一时无言。

忽然的安静,让车内的气氛有点压抑。

宣适放了首别广义最喜欢的欧若拉。

这一放,就把聂广义给惹毛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