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开心挤兑(2)

法提高木材的阻燃性能,海水也好、明矾也好,都有各自的方法,这些自古就有的智慧也都能算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这话是没错的。”聂天勤话锋一转:“可历史也证明了,这并不存在一劳永逸。”

“那是因为科技还不够发达。”聂广义简要概述道:“这些原始的阻燃方式,一直延续到了16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慢慢就有了专利阻燃剂。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木材阻燃就已经成为了一门专业的工业技术。再往后,两次世界大战推动着阻燃工业的迅猛发展,开始有了复合型阻燃剂。”

“大头说的没有错。但复合型阻燃剂也一样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不是吗?”

“是的,所以才需要更多的高科技加持。现在用于航天工业的阻燃剂,未来也是会运用到生活里面来的。”

“航天工业的阻燃剂,到日用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个要不了很久的,航天事业投入那么大,可不就是为了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爸爸相信你,大头,你详细说说你刚刚提到的一劳永逸。”聂天勤就差直接拿出笔记本来记录了。

“第一,是我们在重建的时候,要做好消防的规划。”

“这个是肯定的。”聂天勤回答道:“吃一堑长一智。”

“第二,木材不可能是完全阻燃的,我们只能通过技术,延长木材里面水分蒸发以至于最后分解燃烧的时间。”

“要怎么通过技术?”聂天勤问。

“这也要分几个方面。”

“行,爸爸听你慢慢分析。”

“首先是木材的选择上。万安桥最早开始兴建,肯定是就地取材。”

“对,那时候自然条件比较有限,当地又都是山路,以宋朝的运力水平,肯定没有长途运输木材的可能性,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性。”

“是的。此一时彼一时,我们以为后世造文物的角度来重建,就可以放弃就地选材这个原则。”

“目的呢?”

“目的很简单,优先选择原本就不易燃烧的木材。”聂广义进一步举例道:“比如海南的海松。”

“海松?大头研究过海松除了阻燃之外的特性吗?”

“没有。”

“大头啊,木材的选择,首先是需要有一个功能性考量的。”

“什么样的功能性?”聂广义出声发问。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