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的笑着说:“犬子以前确实是让人头疼,不愿好好读书,总是跟一些狐朋狗友出入酒肆,有一次还喝得烂醉,掉进了河里,差点就淹死了。”
这趣闻,也把皇帝逗乐了,然后不禁回忆道:“这倒是跟子寰很像,也不正经。不过,人是非常聪明的,诸多皇子之中,朕最喜爱的,就是他了。”
五皇子宁王。
当初在‘太子造反’案中,一起死的那位皇子。
死的时候,他才不到十四岁。
这样的隐痛,没人敢触及,但皇帝自己说出来了。
他与宋靖,交心了。
“朕还听说,在任免前,宋时安一直没有归家。”皇帝提起道。
“去尚书台前,他回来了。”宋靖。
“但无人看见。”皇帝道。
这样堪称鸡毛蒜皮的小事,皇帝根本不会,也没有兴趣知道。
而现在他说出来了。
那意义,就很明显了。
宋靖回答道:“回陛下,臣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见”
“早在科考前,他就被你逐出家门了。”
皇帝看着他,直白道:“你们早就断绝关系了,而今他的这些忤逆行为,你并不知情。当然,这朝堂上你是待不下去了,宋氏也不会再富贵。”
他给了宋靖一条路,起码能够活着。
那就是断绝父子关系。
根据则是宋时安先前一系列的疯癫表现。
只有这样做,才能够让百官泄愤,皇子的锅也摘掉,宋靖一家也能作为庶民苟活。
当然,代价有的。
宋时安再无任何的助力,哪怕守住了城,亲爹都不认他了,他又如何能左右朝堂?
“陛下。”
这个条件,对于‘兵变’而言,就是让人感激涕零的天恩。但宋靖却想也没想,笑着道:“父子之间难免有争吵,宋策比宋时安老实,没有给我添任何的麻烦。但他们,都是臣的儿子,没有任何区别。”
“到了大理寺,也这样说?”皇帝肃然的反问。
“是。”宋靖道。
“罪,不认?”皇帝问。
“不认。”
这二字回答,作为臣子,已经大胆离谱。
宋靖坚持的,不用自己的儿子,替皇帝的儿子背锅。
见他如此,皇帝却没有任何的怒色:“宋大人,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