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晋王打开册子,在看到题目后,明显的一怔。
竟然是这个题目
父皇,你到底在想什么?
“子裕,宋时安此次科考,是在狱中,颇为特殊。你又主科考,或可抽空前去,稍作慰问。”皇帝随和的说道。
晋王顿了一下,有些为难道:“回陛下,值此特殊时刻,儿臣要不要避嫌一下?”
“没有什么嫌的。”皇帝道,“你若有空,就去一下,若主持科考工作太忙,那就算了。”
“遵命,父皇。”
“好,你去吧。”
“儿臣,告退。”
一拜后,晋王离开了殿里。
在彻底远去后,皇帝问一旁的陈宝:“你说,朕的这位儿子,会去见宋时安吗?”
这是皇帝主动的提点。
宋时安要出狱了,你过去收复一下人心,赚点他的好感。
虽然不能让他成为晋王党,至少关系不会太僵。
“陛下,奴婢猜不到,科考在即,晋王殿下如若有真的余力,应当会”
“他不会去。”
皇帝想也不想,直接判断道。
陈宝没话说了。
如果是下了命令,晋王必须得去。
如果是给他这样一个选择,那他还真的不能去。
政治,最忌讳的就是首鼠两端,三心二意。
只会让追随者,没有安全感。
“你觉得这科考题目如何?”皇帝又问,“辞赋的。”
陈宝在斟酌后,如实的说道:“那些大学士们,恐怕是想让孙谦赢。”
这次的科考,早就超出考试本身了。
宋时安和孙谦,只要文章质量够,那就是稳妥的状元候选人。
谁成为状元,谁是榜眼,现实意义其实根本不大。
都是进士前几,都是前途无量,官能做得多大,还得看后续如何。
但象征意义,太强了。
因为党争存在,这个新生代的文坛领袖,就成了政治博弈的又一战场。
皇帝是要用宋时安,为什么不直接就给宋时安内定个状元呢?
以往那还真的行。
可现在,这一次区区的会试考试,被彻底放大,让全天下的人去见证。
两个人的文章,整个大虞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