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52章 状元已出,榜眼竟是?(2)

似于摊丁入亩。

但还没有到那种程度。

目的就是释放劳动力。

民不聊生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一条就特别的主要——税太杂了。

要缴人头税,要缴田亩税,要服徭役,导致百姓压力繁重的情况下,生产积极性和生产力都会下降,甚至还出现了躲避苛税,落草为寇的极端情况。

在古代,不要把流寇想的太坏。

也不要说别的老百姓都在受压迫,为什么他们就忍不了,非要当社会不安定分子?

要是政治清明,百姓姑且有点人权,没人愿意去当流寇。

“是啊,这个法子真不错。”张兆少有的肯定孙康,并接着他的话说道,“这也算是一种能够理清人口的手段,朝廷按照丁口来收税的话,某些郡县官员害怕担责,就会故意的少报人口。”

“如若人头税不收了,那瞒报人口就没意义了。”

没错,除了世家,有些地方官府也是会隐藏人口的。

但并非是想偷为己用,纯粹是因为完成不了上面交的kpi,害怕罢了。

只要没有了这个必要,那他藏人口为哪般?

如果能够理清一些人口出来,那对于朝廷增兵,移民,开发,都是大有帮助的。

“确实,这也是一种开源吧,百姓的负担没那么重了,丁口的数量更真实,钱赋必然会慢慢增长。”

这是一个相当良性的革新。

假如没有国富论珠玉在前,他真的能拿策论第一。

在讨论之后,众人都觉得,应该在宋时安之下,暂居第二。

继续阅卷,连续三篇,都是在两人的下面,不过后面的排序有在调整。

终于,到了第七份。

盐铁论新编

读着读着,大家就都知道了,这就是他们想象中的状元,孙谦。

只可惜,他这篇文章在目前的甲等上里,根本就做不到杰出。

只有平均水准。

但平均水准,是可以操作的。

“盐铁专卖,乃我大虞的主要财税收入来源,先前漳县能够收到那么多税,除了有孙司徒的面子在,手段上也是有不少可取之处。”古易新说道。

老大都把‘孙司徒面子’这事挑明了,大家也就不做遮掩了。

能够自由言论的前提,那就是底线很低。

敏感很低。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