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熊廷弼的尝试(4)

言、挑唆父子关系的北条氏盛接掌。

氏直完全不知道这封箭信的来源,但他很快就相信了这封箭信是真的,因为他已经无法指挥自己的武士,去开城门了。

显然他的父亲已经知道了他要开城投降,迎接德川家康进城了。

氏直见到了父亲请罪,氏政把他臭骂了一顿,没有过多责骂,而是让他带领武士,杀死北条氏盛。

熊廷弼乘坐游龙号、三艘快速帆船、二十条五桅过洋船,领京营锐卒三千、水师六千,在九月初五,抵达了小田原城,派遣小船入港口,氏政、氏直父子,趁着夜色上船,抵达了游龙号。

“拜见天使,遥祝上朝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千秋永安,万寿无疆。”氏政、氏直父子上船,跪在了甲板上。

熊廷弼错开了身子,他们是给陛下磕头,不是给他磕头,他摇头说道:“称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氏政和氏直互相看了一眼,赶忙说道,的确已经投靠大明,上朝天子这个称呼,确实不合适了。

“免礼。”熊廷弼这才让二人免礼。

大明是帝制,和倭国的封建制度不同,倭国有点类似于泰西,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大明帝制,只有一个君王,那就是陛下,所有臣民都是陛下的臣民。

按照高启愚的新礼法,北条氏政、直二人投效大明,那都是大明臣子,二人不必对熊廷弼下跪磕头。

即便是远在江户城,熊廷弼依旧严格执行大明礼法,这是他要给整个倭国进行全盘汉化的根本和基础。

规矩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不能乱的。

熊廷弼身边坐着一名太监,李佑恭,通和宫三号老祖宗、御马监太监、京营提督内臣,从小和陛下一起长大的陪练。

张居正要借李佑恭,皇帝不肯借,因为借了,京营派出,就没有提督内臣可用了。

这也是为何皇帝会可惜刘汉儒、范应期、王篆这些循吏的原因,刘汉儒经营三都澳私市比官市还要好、范应期也是循吏却染上了阿片,王篆有贤才,却因为贪腐被罢官革除功名。

经过了数次筛选,才能成为循吏的人才,每一个都很珍贵。

做了皇帝才知道,求贤若渴是真的,无人可用,真的非常窘迫。

官渡之战前,袁绍谋士许攸深夜投奔曹操,曹操衣衫不整,连鞋都不顾的穿,赤脚迎接,以前朱翊钧以为是杜撰演义,当了二十年皇帝,朱翊钧认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