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们的选择没有错(为白银盟主“暖阳1314”贺!)(5)

要在江西杀人啊,我算是看明白了。”汪道昆再次庆幸,自己在松江府,因为漕粮、海运等情况,松江府已经慢慢变成了除南衙之外,最富庶之地,富庶就代表着抗灾能力强,生活在现在的松江府的松江人,多少难以理解江西因为蝗虫杀的人头滚滚之事。

“为何要杀人呢?”萧崇业仍然有些不懂。

萧崇业部分赞成新法,他赞同考成法、赞同糊名草榜底册填名、赞同清丈、赞同还田、赞同开海、赞同整饬学政、赞同六册一账、赞同强兵,他甚至赞同科举中添加算学一科,几乎所有的新政,他都赞同。

萧崇业唯一不赞同的就是朝中掀起的一股风力,可以鱼肉缙绅,不可以鱼肉小民。

孙克毅就是缙绅,他干的就不错,画舫生意虽然缺德,但孙克毅对画舫上的姑娘、佣奴都还不错,而且还捐银子给海事学堂,捐钱给松江市舶司在海上建了灯塔。

潘季驯一个好好先生,怎么到了这江西,就跟那凌云翼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一个蝗灾,潘季驯就开始杀人。

“开设粥棚的粮,一部分是大明常平仓里的粮。”汪道昆嗤笑一声摇头说道:“你说,你若是潘季驯”

萧崇业瞬间就想明白了,他猛地拍桌而起,极其愤怒的喊道:“太过分了,简直是太过分了。”

“太过分了!”萧崇业站起来走了两圈,仍然大声的喊道。

萧崇业是松江造船厂筹建的时候,才离开了京堂,到松江府任事,而且多数时间,萧崇业都在造船厂里,对世间的恶见识的并不多。

萧崇业想明白了,张居正为何要刻意制造鱼肉缙绅,善待小民的风力舆论。

“兼并啊,就是这么兼并来的。”汪道昆看着观潮楼外百舸竟流,无数满载着货物的船只,在新港内进进出出,看到这番景象,谁人不感慨大明的富庶?

富庶的苏松是大明,常年闹饥荒的陕西、山西也是大明,文化鼎盛到都用汉字的是大明,蝗灾闹到人相食的也是大明。

这都是大明。

汪道昆最佩服张居正的就是张居正捣鼓出来的矛盾说,这东西作为经常,可以解释大明既昌盛又败坏的现状。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苏松的百姓,是无法理解西北百姓的饥饿,深居九重天之上的大明皇帝,不能理解大明百姓的疾苦。

这就是大明新政最大的隐忧,大明皇帝并不清楚,新政到底要做什么,新政要给百姓套上一层一层的枷锁,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