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四章 学会胜利和分赃,学会战败和断后(7)

出现代差,确实很难赢。

“倭寇打不赢侵略朝鲜的战争,只要大明干涉,倭寇必输无疑,因为倭寇从始至终,都不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为何而战。”戚继光又总结了一个倭国为何必然失败的原因,他围绕着为何而战,对朱翊镠讲了一刻钟才停下。

为何而战,非常重要,戚继光的战争论的基石。

不知为何而战,是倭寇只能打顺风局的根本原因,一旦遇到失败,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暴露,失败的困境,最能考验一支军队的战斗力。

戚继光面色郑重的说道:“古今中外,所有军队都必须要面临一个问题,包括京营,那就是:谁来断后?”

“在战场上,一旦发生需要断后的情况,断后这件事本身,就代表着九死一生。”

“凭什么他们活下来,我就要去送死?”

“当不知为何而战的时候,一支看起来强大的军队,往往会突然而然、毫无征兆的全军崩溃,各自逃命去了。”

东征九胜中,打的最焦灼的一战,自然是仁川、汉城之战,大明几次进攻,都无果而返,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断后的问题。

但戚继光、李如松、马林、祖承训等将领的有效组织,让每一次的撤退,都有人断后,战局牢牢的把控在大明手里。

撤退是最难组织的军事行动,没有之一。

胜败乃兵家常事,只有读懂了这句话,才能称之为统帅。

“如此,我明白了。”朱翊镠坐直了身子,严肃的说道:“为大明而战,为陛下而战,就是此题的唯一解法!”

朱翊镠终于完成了所有的特训课程,这是最后一节课,断后。

戚继光讲的内容不复杂,要说服军兵去‘送死’,就要给军兵充足的理由,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牺牲值得而且不会被错付,这各理由绝对不能是欺骗。

大明是个抽象的理由,而陛下是个具体的理由。

戚继光特训的第一节课是学会胜利,也就是分赃,在胜利后,控制军队有序前进、合理的分配利益、用利益维持军队的军纪。

而最后一节课,是学会战败,也就是断后,在局势不利的情况,有效断后,减少损失。

“我没有什么能教殿下了。”戚继光看朱翊镠听明白了自己在讲什么,笑着说道。

“谢戚帅。”朱翊镠站起来郑重行礼,以弟子礼谢了戚继光,一个百战老将教授战场经验,这份经验十分宝贵,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