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百八十二章 忠诚度测试(5)

疏,瘫在了龙椅上。

大名府是天雄营驻防,每年应征者如云,这次一听说朝廷要登记,大名府百姓也没问那么清楚,有3.4万人登记在册,等待应征。

济南府人口在万历十二年过百万,万历十五年达到了一百五十万,登记造册7.5万人,济南府还上奏询问,是不是要打倭寇,才要登记造册?如果打倭寇的话,报名者会更多。

徐州府人口不足百万为92万人,登记在册愿意从征人数为6.4万人,这个数字,让朱翊钧格外惊讶,徐州府比顺天府忠诚了7倍,甚至更多。

上一次徐州大旱,在保漕运还是保民生,徐州知府刘顺之保民生,皇帝南巡路过,非但没有责罚,还给刘顺之立了一块为国为民的碑文,自那之后,徐州府确实非常忠诚。

“所以,不是统计问题。”朱翊钧有些失神的说道。

都是一样的圣命,都是不知道皇帝要做什么,都是应征,比例却如此天差地别。

“顺天府这样,其实是因为有京营在。”冯保看着陛下的模样,还是低声说了一下自己的理解。

京营强横天下皆知,真的有攻伐,那皇帝也只会调动京营,而非从民间征召,时间长了,顺天府的百姓,自然把征伐之事,都倚仗在了京营上,自然就会低很多。

十万锐卒当百万,这可不是胡说,京营十万兵马,完全能横扫九边百万大军,这种以一当十的锐卒在,京师百姓自然对应征之事不热衷。

专业的事儿,自然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在冯保看来,京师的数字,做不得数。

对于京师百姓而言,万历维新以来,京师几乎和当年刚迁都的永乐年间,一样安全。

朱翊钧勉强接受了这个理由,坐直了身子,翻动着奏疏,有些心烦意乱,奏疏也不看了,去了北大营操阅军马。

“昭告天下,各地方登记造册,有诏则征,为常制三年一次登记。”朱翊钧在离开御书房的时候,下了明确命令,高启愚的想法和四个地方的实践,其实没有太大的问题。

冯保的理由很好,但顺天府的确不是特别忠诚。

万历十三年朱翊钧南巡的时候,朱翊镠可是狠狠的闹了一场,大有掀桌子的架势,才压制了那些野心家们,趁着皇帝离开捣乱的想法。

顺天府表现出来的忠诚,绝大多数的原因,是十万京营这把利刃,悬在头顶上。

朱翊钧接受了这个结果,并且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