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百八十八章 辽宁,则天下宁(3)

个时候的军兵,不过是争权夺利的工具罢了。

五代十国,哪位天子,愿意让太子扶普通军兵的灵柩回京安葬?

文斗和武斗,都是斗,对国朝元气损害的恶劣性质,完全相同,没什么区别,武斗看起来更加惨烈一些,但是文斗,江山社稷要付出的代价也很重。

皇帝陛下是个活生生的人,对顺天府百一这件事,有点急眼了,要军管,要掀桌子,在万历年间是可以有效运行的。

可是万历之后呢,大明朝这日子过不过了?大明难道要向着暴力完全失控滑落不成?还是如同陛下从未公布的第四卷一样,直接消灭帝制?

生产力没有达到某种界限之前,消灭帝制绝非一个好的选择,陛下写完第四卷,都不肯公布,陛下也知道完全不是时候。

戚继光的不认同,是为了长治久安考虑,戚继光本人和皇帝关系非常好,戚继光也是皇帝的武道老师,也是帝师,但下一任的总兵是李如松,李如松和皇帝关系就没有这么亲密了。

戚继光现在答应,下一任总兵李如松,怕是只能,自刎归天。

张居正听到了皇帝说计穷时候,也产生了一种无力感,他其实也没办法。

当匠人两个字出现的时候,张居正眼前一亮,而后越来越亮,他猛的站了起来,焦急的在御书房内走了三圈,才赶忙俯首说道:“陛下,臣失态了。”

“陛下,通了,一切都通了!”

“先生坐坐坐。”朱翊钧示意张居正先坐下,不要急着表达自己的态度,孔夫子说要三思而后行,显然张居正才经过了一思,现在他的想法还不是很成熟。

而且这个时候的张居正看起来有些激动,在情绪激动时候坐下的决策,很容易犯下重大错误。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汉武帝打赢匈奴,彻底奠定了中原王朝的根本基业,不是靠的愤怒,而是长远的谋划。

朱翊钧能主持万历维新,不是靠着满腔激情,也不是靠自己,而是大明国朝万万百姓的齐心协力,万夫一力,才有了今日之局面。

张居正坐定后,思索了足足一刻钟,又喝了一盏茶,才开口说道:“陛下,没有哪个进士,金榜题名时,就想着自己要做个贪官污吏,千军万马闯独木桥,为的是治国平天下,国泰民安。”

“但很多时候,到了地方履职,就不得不和光同尘,不得不同流合污,时日一久,权力、美色、金钱的异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