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中山复立(2)

默温情,被战火冲击的越来越罕见,以至于虚无。

周礼在这样的时代,只是一种行事的借口了——

如果周礼对诸侯有利,那诸侯就会成为周礼的绝对捍卫者。

如果对诸侯无用,那诸侯就要将周礼践踏在地上,让它落到尘埃里。

而这样的灵活处理方式,面对蛮夷时,其实也是有的。

就像当年晋厉公为了让白狄替自己当牛做马,直接给秦君写信,盛赞其为“我之婚姻也”。

然后白狄就信了,

快快乐乐的从秦国跑到晋国,过了几年回头一看,自己已经被诸夏的君子们包围了。

而且晋国在利用完白狄的劳动力,自身实力得到强大后,就将曾经发给他们的人籍收回,打算将其献祭给周公旦。

这样的做法,符合周礼吗?

曾经对蛮夷重拳出击过的西门豹这时候再次展现了他的务实本能,“其实是符合的。”

“如果蛮夷愿意融入诸夏,成为一员,诸夏并不会过于排斥他。”

“就像当年我抓了许多戎狄,将其中女子许配给诸夏的男子,又让戎狄男子加入军队,替魏国效力一样。”

只要在融合过程中,诸夏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且戎狄本身的相貌,和诸夏相差不大,那么将之吸纳进来,承认对方的人籍,又有何不可?

西周初时受封的许多诸侯国,其构建便是“夏君夷民”。

太公望到了齐地,都得先移风易俗一段时间,再提倡周礼呢!

当年大力打击中山,原因无非有二:

一个是白狄长相和诸夏实在不同,看了就恶心!

二个是中山建国之时,势力的确强大,周边又正处于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关键时刻,若要融合,那诸夏的女子,可能就要嫁给戎狄了!

这种婚姻,

就很不符合周礼!

所以绝对要出重拳!

“但目前,的确是诸夏空虚无力之时,就不知道中山国会做什么了。”

西门豹坚信,诸夏一定会遵从先贤的教导,让所有的蛮夷回归自然。

但事情做起来,要讲究时机,也要讲究手段。

想到此时的情况,西门豹也忍不住为赵、齐边境,靠近中山那一边的诸夏子民感到担忧。

不过,

他还没有担忧多久,北边又有消息传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