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91章:东西两地的死亡(1)

当太平道率众起义的消息传到长安后,皇帝王莽自然怒不可遏。

他连发多道旨意,要求调集军队去平定这场叛乱。

“前汉的宗亲官员造反也就算了!”

“怎么这些黎庶也跟着造反?”

“他们怎么就不能多忍耐一下呢!”

长安的公卿们感受着皇帝的怒火,于私下交流道:

“新朝刚刚建立,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跳起来做恶,真是不吉利!”

“还不是因为皇帝做的有过失!”有人饮了两杯酒,嘴巴便有些不受控制,“汉家天子,可没有像当今这位那样行事的。”

回想起元成哀平这几位帝王,不论其心中如何想法,反正他们在位时间实际表现起来,是以“宽仁柔和”治国的。

而宽仁柔和细述起来,无非是放纵臣下、任其行事、少有约束。

哪里像王莽这样,什么都想管,什么都要管,结果什么都管不好。

“中原民情汹汹,无法抑制;西域那边,还同匈奴、乌孙有了矛盾,更贬斥隋秦的使者这执政真是不知所谓!”

在听说东方更换了皇帝后,诸夏统治的广大范围内,认可“中央天子”地位的势力纷纷派使者过来,前来恭贺朝见,以示归化臣服。

结果匈奴那边,

因为仪式感过重的王莽给其单于改称为“孝单于”,从而一怒进攻起了新朝的边疆——

然后,

没能抵御住匈奴入侵的王莽便转手将“孝单于”派来长安学习并当质子的王子给斩首了。

哼,

打不过你爹,

还不能拿你这个“孙子”撒气吗?!

至于乌孙,

其使者携带礼物跨越西域而来,已然表示出了足够的诚意,结果王莽却觉得乌孙国的共治君主,两位大小昆弥中,大昆弥同匈奴友善而不亲近自己,便有意抬举小昆弥这边的使者,让他坐在大昆弥使者的上位。

负责礼仪的官员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

“大昆弥是乌孙的君主,小昆弥是他的臣子,哪有臣子之使坐在君主之使上面的呢?”

“陛下推崇周礼,自然要严格尊重周礼的规定,哪能知礼而违礼呢?”

“这样做,不仅让蛮夷不再服从天朝,还会损害陛下的威望!”

王莽不听,还怒气冲冲的下令,送礼官去见了周公。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