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96章:新朝的交南(4)

那交南没有任何话说。

因为强者的道理,才是最终的道理。

但若的确不行了、软了废了、没有做汉子时那样的雄壮长久了,

那也不能怪交南背中原而去。

生命总要自己寻找出路的。

“而且西域都护府设立已久,威望还没有被完全磨损,交南还需要这张虎皮。”

那鼓吹“自立自强”的激进派听了,也只能应下。

他们不再提王师的事,

只凑在一起饮酒,抱怨着活了八十多岁却老而不死,胆子也跟着萎缩到虚无的老国主,还有交南未来的可能。

外面的荒漠上,

何博骑着骆驼,手里拿了两根晒得邦硬的咸鱼敲打着,发出木棍“咚咚”的声音。

他对着跟随在身边的前任交南国主说,“离心离德,说的就是王莽这样的人吧。”

对方替上帝牵着骆驼,头上带着干旱地区常见的黑巾,一副秦时黔首的打扮,略微沉吟后回禀上帝:

“国家的利益,跟君主个人的确有些关系,却也不至于系于其一身。”

究其根本,

还是以国力为主。

难道武帝的时候,就没有因为打仗而强征过民夫和赋税吗?

难道交南在服侍大汉的时候,就没有受过一点委屈吗?

这些都是有过的。

汉使的作风在西域从来没有收敛过,顶多考虑到交南是诸夏的分支,对其留有几分礼节,然后带着交南一块霸凌其他小国邦主罢了。

“国家衰败了,权力丢失了,君主的政令就有被人违抗反对的风险,对其不好一面的关注,就会盖过另一面。”

如果王莽是个着实的“周公”,

如果王莽也能做到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这样的功绩,

那么他之后的“建侯卫、营成周、制礼乐”,绝对不会有诸侯反对。

规则是建立在绝对武力之上的。

周礼那样繁琐,

周朝又上承动不动就杀人活祭的殷商,其治下民风,初时必然是多有彪悍的。

谁会心平气和的接受一个连自己穿衣吃饭、起居住行都有所限制的制度呢?

都是因为周公用刀子架在诸侯的脖子上,才有了后世孔子感慨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嘛!

可惜,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