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06章:建武三年(1)

“果然一切纷争到了最后,都会引发神奇的换家现象”

“现在就看哪边的能耐更强了。”

当听说嬴秦的子孙跑到了中南定局,刘汉的子孙跑到泰西发展的消息时,

阴间的死鬼们纷纷感叹起来二者的缘分。

“若刘如意真的兴家立业,在泰西成为了一邦国之主,秦国还没有迎来覆灭,那岂不是要出现秦汉并立的现象?”

对于刘如意这个人,

死鬼们原本不甚在意,连听说他名声的死鬼,都未曾有几个。

毕竟世间的人物太多了,死鬼们又不像上帝那样,拥有着俯瞰尘世,知晓其中万千变化而不感到头疼的能力,

所以他们为了更好的看热闹,自然会将有限的精力,放到当世的大人物身上。

只有赵申和上帝这等具有远见和智慧的存在,才能一眼看出刘如意具有“太祖之风”。

就连正忙于恒河泡脚的汉太祖,也为之真情实感的说过:

“这小子还有他的子孙,若真能在泰西闯荡出一番事业,就算把身心都卖给太平道,我也没有其他话讲!”

在相继开拓了新夏、西海、东瀛等地之后,

即便是阳世的学者,也能察觉到——

距离中央之国越远,其国风气越会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

就像新夏之人多有怠惰之风,喜欢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

在太平道和佛教多有传播后,新夏人还盛行起了打坐修玄的风气。

最悲惨的,是新夏的武力也被越来越往南边去的身毒人给连累的成为了三大国中最弱小的;

而西秦那边,则更加呈现胡夏交融之态,耕牧并重,风气朴质,返祖返得很彻底。

对此,

学者们并没有怀抱着个人情感,批判这些国家的“忘祖”,嘲笑他们的“自甘堕落”,而是客观的用枝叶根本、水墨浸染来形容中央之国和其他分支同胞国家的关系。

“不管怎么样!”

“只要是我诸夏的地盘就好!”

春秋战国之时,各国尚且有自己的风俗文字,如今各自兴起了如此之大的家业,又怎么可能完全一致呢?

所以,

汉太祖并不纠结子孙与太平道的关系。

如果泰西的刘如意,还能跟在中南的嬴家小子那样,迎娶当地有势力的女子,吃软饭吃得一步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