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8章,花银子如流水(3)

回给王员外家割麦子,每日才给俩窝头,还得看管家脸色!”

“那是咱总旗仗义!”

王铁柱咬着马肉条子,腮帮子鼓得老高,

“昨儿俺瞅见他自个儿碗里的肉比咱还少,问他咋回事,他说’当官的先挨饿,当兵的才肯干’!”

老兵们更是心知肚明。

从前打仗,别说赏钱了,连缴获的皮子都得上缴。

边军的饷银是比府兵高。

可兵是兵,将是将,层层克扣下来,发到手里的也就那么一回事儿。

要不之前张伍长怎么敢明目张胆地抢军功呢?

如今跟了林总旗,上头按军功给的赏银,总旗竟然足额发到手里!

上哪去找这么好的头儿?!

最让村民们眼热的,是战兵和辅兵的体面。

从前出门,若是见了府兵都得低头哈腰,如今走在村里,腰杆挺得笔直,连说话都敢扯着嗓子喊。张婶家的小子才十四,硬是挤进打铁队,跟了赵铁匠当学徒,逢人就显摆腰间的皮围裙:“总旗说了,等学会打三棱箭,下月给俺涨半口粮!”

这日晌午,赵铁匠的新炉子开炉。

林川站在一旁,看着通红的铁水倒进模具,辅兵们围在四周稀罕得不行。

胡大勇凑过来:“总旗,照这么个整法,咱兜里的银子撑不过半月啊。”

他这话不虚。

自打兵舍开建、新炉起造,买炭、买铁、买粮、买肉,流水般从钱袋里往外淌。

饶是上回卫城验功得了赏银,也架不住这般折腾。

也难怪他整日拧着眉头。

自林川点他做铁林堡的“大管家”,这老小子便跟变了个人似的。

每日攥着算筹蹲在账房里,连兵舍漏了片瓦都要在账本上画个记号。

此刻他腰间别着牛皮账本,指节敲得账本“啪啪”响:

“昨儿新到的百斤炭,老赵说了,才够开三炉还有那几个新来的辅兵,饭量大得跟牛似的,卫城大营也没这么好的待遇”

林川摆了摆手,打断他的抱怨:“粮饷之事,王户部怎么说?”

“这个”胡大勇表情复杂起来。

“你啥时候婆婆妈妈起来了?”

“唉,王户部说了,只给二十人的粮饷,剩下的,两个月后补上”

“嘿比我猜的要多些”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