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零四章(2)

心最柔软的角落,他扯开衣领,锁骨下的条形码烙印在煤油灯下泛着青光:“no.19430815我等这天四年零七个月”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充满了压抑已久的愤怒与渴望。

狭小的房间里弥漫着焊锡的焦糊味,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墙上钉着七张照片,每张都画着血红的叉,仿佛是死亡与恐惧的象征。最中间是周墨海的半身照,相框上缠着引线,仿佛随时都会引爆一场复仇的火焰。

青年从床下拖出橡木箱,里面整齐码放着:六管硝化甘油炸药、美制定时雷管、手绘的关东军司令部平面图、标着“菊地”字样的行程表。

他的眼神中透着决绝:“从今天起,我叫‘一号’。”他掀开地板,露出地道入口,“下面还有三个‘同学’。”

地道墙上用炭笔画着歪扭的算式:47-1235。林雪突然跪倒在地,泪水打湿了名册上张小山的照片,她的心中充满了痛苦与自责。

四月十五日深夜,长春原关东军司令部旧址的哨兵听见地下室传来异响,那声响仿佛是正义的脚步在逼近。

次日清晨,人们在废墟中发现菊地少佐的焦尸时,他胸前别着张烧焦的学生证,正是马家沟小学三年级全体合影。那合影仿佛是孩子们最后的呼喊,控诉着这场罪恶的暴行。

尸检报告显示:死者心脏被植入微型炸弹,引爆装置是枚生锈的柳叶刀,法医在刀柄缝隙里发现张字条,上面用童稚的字迹写着:“林老师问你们什么时候回家?”那字迹天真而又令人心碎。

同日,林雪收到匿名寄来的包裹,拆开油纸,里面是:半本奉天孤儿院名册、标着“no.2王秀兰”的体检表、装着白发的玻璃管(管身标签:记忆样本no.2)。

体检表背面印着模糊的指纹,经比对与731部队的“特别移送”档案完全一致,玻璃管的白发在显微镜下呈现诡异的蓝色,与程墨白在哈尔滨发现的药剂残留相同,仿佛是罪恶的印记。

最令人心惊的是名册最后一页的借阅记录:“:史密斯博士,所属单位:盟军司令部医疗组”。林雪用柠檬水涂抹纸面,显出被擦去的原记录:“转移目的地:京都圣路加医院”。她的眼神中透着愤怒与坚定:“他们还在继续他们的罪恶!”

窗外电闪雷鸣,狂风呼啸,仿佛是天地在愤怒,程墨白在闪电中看清地图上新标的红圈,奉天孤儿院现在挂着“联合国儿童救助会”的铜牌,那铜牌仿佛是一层虚伪的面纱,掩盖着背后的罪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