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我们常与他们共享观测资料。”
马文庸迫不及待地问:“快给我们讲讲,怎么观测小行星吧!”
在会议室,助手杨冬华早已准备就绪,电脑屏幕上,一幅精美的星相图缓缓展开。沈星云指着图像说道:“小行星的出现绝非偶然。大家看,这是天坛座ob1星协,由明亮的年轻恒星组成,双星系统比例极高。星协核心是疏散星团ngc6193,诞生于约300万年前。”
马文庸仔细端详着屏幕:“它最初是什么模样?这些散发辉光的物质又是什么呢?”
“这些红色和蓝色辉光是周围云气与星际尘埃共同作用的结果。部分恒星发出的蓝光被尘埃反射,便形成了弥漫的蓝色辉光。”沈星云说着,突然瞳孔微缩,难道眼前的小行星群,正是从这里飞向地球的?他反复查看图像,内心五味杂陈,既有期待揭开真相的兴奋,又隐隐担忧未知的威胁。
杨冬华察觉到沈教授的异样,轻声问道:“教授,有问题吗?”
沈星云眉头紧皱:“确实有些异常,稍后再谈。”他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随即转向科考队员,语气放缓,“马老师的问题很有价值。研究天体运行,必须深入了解宇宙能量构成,哪怕是黑洞这种‘宇宙死穴’,也可能藏着关键线索。”
他切换到一幅黑洞模拟图像,继续讲解,“一般认为,恒星灭亡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收缩、爆炸、聚变,压缩时空形成强大引力,连光都无法逃脱。照理说,小行星难以从黑洞引力中逃脱”
陈苗苗举手提问:“爱因斯坦认为宇宙是四维时空,由不稳定的物质和能量构成,时空会因引力弯曲,是这样吗?”
沈星云点头:“没错。空间本质上也是一种物质。假设宇宙是二维平面,放上物体后平面会弯曲,质量越大弯曲越明显。若两个位置同时产生弯曲,弯曲顶端就可能形成时空隧道,实现快速星际穿越。”
“宇宙中存在许多类似黑洞的引力场吧?小行星飞向地球,是不是说明沿途没有更强的引力吸引它?”猴子曲木戈武问。
“可以这么理解。不过关于物理原理,还得请教苏春阳教授,他研究的‘镜像面理论’十分有趣。”沈星云说。
喜欢钻研技术的孟阳突然问:“教授,有没有可能通过制造新的引力场,改变小行星轨道?”
沈星云眼前一亮:“这个想法很有创意!我们也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能利用人重力场制造黑洞引擎,再通过时空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