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五章 金刚宗之谜(9)

达会阴而止,日久气聚腰骶,聚中有散,散无止处。呼气时,继吸气之散而散四肢尤以手指最明显。也可以在呼气时,意想气由丹田向周围或四肢百骸,或空间,成圆形成幅射状扩散,同时身体也放大。吸气时,意想气由四周向丹田收聚。也可以意想丹田为宽阔无边的大海,呼气时如石击水,波浪由丹田中心向周围成圆形扩散,吸气时收聚丹田的微妙内景。为了加强实腹效应,吸气时尚宜配合轻微的提肛动作。意会真元内气聚散之变。

景观法练功入静后,意想丹田有一个红色的太阳,或一朵金黄色的莲花,或一个发亮的电灯泡,光亮照透整个腹部及全身,温煦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助景生辉,意念的高度积聚,丹田可以在短期内凝聚真阳元气。

微动法放松入静后,作丹田、尾闾部或振动,或摆动,或蛹动,或转动,并使振波逐渐延伸到命门、脊柱、头部及全身。然后,缓缓放松意念,逐步调整振动幅度到凝神内照,静守丹田后收功。

点火法入静后,意想丹田有一团火按照点火、起火、养火的过程,养到丹田逐渐产生发热之景,这就是丹田内气萌生之时。

意守法意守即意识指向于某种感觉或形象而言。意守丹田是一种强度适宜的凝神过程,具有收心敛神的作用。道家功中的内视、返听、系缘、守窍、执中、抱元等方法,皆指专心一事一物而达到意识入虚之目的。古人强调“不可用心守,不可无意求,有心着相,无意落空,有意无意是功夫”。意守要求似守非守,若有若无,不即不离,勿忘勿助。通过凝神意守,纳气归根,可以加快丹田真气的汇聚

五行法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肺属金,色白,肝属木,色青,心属火,色红,脾属土,色黄,肾属水,色黑。练功时收心定意,先意想宇宙日月精华化作“甘露”,由头顶向下通透全身。两目内视,意想甘露变成白色气体散于肺中。再意想白色气体变成青水,从外向内浸泡肝脏,滋润透彻。再意想青水进入心脏变成红色气体,再变成红光,照亮周身。再将周身红光收回心脏,意想红光进入中脘穴内深部,变成金黄色光芒弥漫、充斥于脾胃。再将金黄色光向后移,变成五色之光朗照两肾。最后将意气收藏于膀胱。五行相生法,既可以积聚丹田真气,又可以加强五脏功能。

咒语法此法多用于坐式练功。在放松入静,内观意守的基础上,专心致志地默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嗡嘛呢叭弥吽”,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