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4章 诗掌双绝(3)

为你最多就是现场写首酸诗糊弄一下呜呜呜~~~~~”

风头全让你出尽了!下次本王出行,也要搞个更大的!

小小的太湖洞庭之主定下了一个远大的志向。

西湖之上,水波微澜,白素贞悬着的心倒是悄然落下,轻轻舒了一口气。

不知为何,随着那艘船的远去,她感觉钱塘的天空似乎都透亮了几分,那股总是萦绕不散、预示着“意外即将降临”的微妙紧绷感也随之消散。

估计短时间内,这片土地又能恢复往日的宁静了。

回到清冷的水府一时竟有些无所事事,便随手凝出一面水镜,开始细细推演北方那些盘根错节的宗门势力以及成名高手的资料名录。

她有种预感,往后的日子里,她北上“救火”的次数恐怕只多不少。

“唉,”她轻叹一声,语气复杂,“真的好想一口吃掉那个总是惹麻烦的许宣啊。”

这句低语消散在冰冷的水流中,意味难明。

县衙内,于公听着周举转述的码头上的盛况,不由抚须笑了笑。

“好一个‘诗掌双绝’!看来北方朝堂和江湖里的那些虫豸,要倒大霉了。”

他笑容里带着几分欣慰,也有一丝难以察觉的自嘲:“老夫一生,持之以正,却也受这身官袍和儒学纲常所桎梏。即便明知诸多鬼蜮伎俩,往往也无法越雷池半步,只能困守规则之内。”

“许小子则不同。他持之以‘心’,释、道、儒诸般手段,皆为其‘心’所用。一身亦正亦邪的通天本事,偏偏又怀着一颗不曾泯灭的赤忱之心。”

“两者结合想来足以涤荡北地大半妖氛了。”

他望向北方,语气看似轻松:“现在看来,老夫困守这吴郡一隅,倒也不算坏事,至少能隔江看一场热闹。”

然而,眼底深处那抹未能亲身参与时代波澜的遗憾,却如何也掩饰不住。

若非自身能力有限,受制于此间格局,又何须让这些小儿辈去前方打生打死,搏一个未知的未来?

与此同时,南山草庐之内。

太史教授又一次钻回他的小屋,摊开一卷新的竹简,眼中闪烁着记录历史的兴奋光芒。

他提起笔,饱蘸浓墨,在那部已然写了许多的传记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某年某月某日,宣于钱塘码头辞众北上。当众演武,一套无名掌法,引万众欢呼,声震云霄。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