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5章 终至长江(1)

更不用说城外那片由保安堂主导开辟的“试验田”,若是真能成功,亩产得以提升,那绝对是能改变九州农耕历史的壮举,功德无量!

于是,宋太守“从善如流”,只是“稍微”对外透露了一下许宣船只抵达的大致日期和可能停靠的码头。

然后,苏州的码头便也陷入了一片沸腾的热烈之中。

这一切纯属自发,根本无需苏州城内的任何世家大族在背后鼓动组织。

保安堂的声望,在江南,尤其是在这吴郡腹地,本就是无可匹敌的存在。

在这里,保安堂所做的远不止是赠医施药,更有那数年如一日的定期施粥,不知救活了多少濒死的流民灾民。

近的有去岁荆州水患涌来的灾民,远的更有从北方战乱之地逃难而来的流离失所之人。

许多人都是靠着保安堂那一碗碗厚粥,才勉强吊住了性命,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日。

这份活命之恩,百姓们铭记于心。

这也是大一统王朝不准许私人救济以及团体互助的原因,真的会动摇统治权以及稳定的。

当许宣的船只靠岸,看到那无数殷切、感激的面庞,以及他们手中捧着的、可能已是家中最珍贵之物的野菜、鸡子时,为了不辜负这份心意,鼓舞人心,这次没有再婉拒。

他笑着收下了这些饱含深情的礼物,虽不值钱,却重逾千斤。

随后再次于码头空地上,当众打了一套刚猛与灵动兼具的掌法,权当给父老乡亲们助兴答谢。

掌风呼啸间,引来阵阵喝彩。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得意地高声议论:

“要我说啊,钱塘的百姓眼光还是太过狭隘!这分明是‘铁掌镇吴郡’嘛!怎的只冠个钱塘的名头?”

“没错,没错!合该是‘吴郡许宣’,而不只是‘钱塘许宣’!”

苏州的百姓心里门清,若单论“本地亲密度”,自己肯定争不过许宣的家乡钱塘。

于是便干脆大而化之,巧妙地将许宣的声望“升格”为整个吴郡的骄傲。

这样一来,日后跟远方亲友吹起牛来,底气可就足多了。

“我们吴郡出了个了不得的人物你知道嘛?就是那个许宣!一双震天铁掌打得妖魔辟易,诗词文章更是堪称一绝,巴拉巴拉”

光是想想那场景,就让人觉得脸上有光,心里美得很。

就这么一路敲敲打打,在沿途百姓一浪高过一浪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