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在本王的北平府啊!”
朱棣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道。
显然。
说出此话时,已然是动了怒。
“他籍贯在北平府,为何会去了大宁入伍?”
姚广孝此刻的表情也是一变,十分诧异的问道。
“此事定是有隐情的。”
“不过张玉密报上禀时,也只是从朱应口中知道了朱应籍贯在北平府的情况,具体为何会分配至大宁府,张玉也不清楚。”朱棣沉声说道。
“如此人才,原本应该是在王爷麾下的。”
“竟然跑到了大宁去了?”
“此事,必然是有所蹊跷。”姚广孝沉声道。
朱棣点了点头:“是啊!”
“这就是本王今日不悦的原因,如此人杰啊,本应该是在本王麾下效力的,如此能将,如此勇将,若是当初在本王麾下的北平军服役,本王将得一个臂助。”
“可如今白白便宜了大宁府,也让本王损失了一员智勇悍将。”
说到了这。
朱棣简直是心里都在滴血。
显然。
在朱棣看来。
如若朱应在他北平军之中,同样也是可以出彩的。
毕竟他用人也是十分恪守大明军功制,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以朱应的能力在北平军内,或许能够取得更大的战功。
“王爷。”
“这籍贯之事,或许要去调查清楚。”
“大明军律,募兵所在,民间子民应征入伍理当优先籍贯地府域,唯有府域所在的兵卒招收满员后,方可前往其他府域入伍,而这一次北平军奉命出征,还有兵卒名额,显然是没有招募满员的。”
“能够让籍贯所属北平府的朱应前往大宁府入伍,这并非一般的人可以做到的。”
“必然是权贵勾结,必然是权柄之力。”
“否则,没有可能。”姚广孝仔细的分析道。
“你的意思是,朱应是被人害了,故意送到了大宁府入伍?”朱棣细细思量,立刻明白了姚广孝的话。
“除了这个可能,朱应不可能去大宁府入伍。”姚广孝十分肯定的道。
朱棣面带思虑的点了点头:“如此看来,朱应或许真的是被人所害,调动至了大宁入伍。”
“在辽东之战未曾开启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