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4章 朱元璋的狂喜,光复山河!(7)

长子,亲儿子。

也是他在这世界上,仅存一个能够说心里话的亲人了。

“儿臣,谢父皇。”

此刻朱标心底有着千言万语,但此刻都汇聚成了一个谢字。

朱标微微躬身,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

他自然是明白自己父皇的苦心。虽说自己在朝堂之中,在天下之中富有仁德之名,可终究并非实打实的功绩,而且治理之功有他父皇在朝,终究是被当朝所得。

这一次,辽东光复,必是青史留名之举。

朱元璋能够想到的就是为自己儿子铺路,不仅仅自己儿子的处置军政的能力,更是要在贤名上,在青史上都为其铺路。

“吕本。”

朱元璋大声道,声音中带着威严。

“老臣在。”

作为礼部尚书的吕本站了出来,恭敬一拜,不过身形微微佝偻。

“用不了多久辽东就可以平定了。”

“等消息传回后,辽东光复之事必然是要昭告天下的。”

“骤时有关太子的功绩,你礼部可要好好拟定一封昭告天下的旨意,让天下子民皆知辽东光复之功。”

朱元璋一脸严肃地交代道,眼神中透着对这件事的重视。

吕本当即一拜,声音坚定地说道:“老臣定不辱皇命。”

显然这一个差事,吕本也清楚知道其背后的根本,如果不办好,那就是罪责了。

“恩。”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

可见,他对这辽东光复之功,青史留名给朱标是极为重视的。

“父皇。”

朱标躬身一拜,十分严肃地启奏道:“如今辽东即将彻底光复,出征辽东的诸位将军也理当论功行赏。”

“特别是朱应。”

“不论是铁岭之功,还是此番辽阳斩纳哈出,皆是功不可没,理当重赏。”

话音落下。

朝堂群臣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朱元璋。

显然。

辽东将定。

有关于战将的封赏也要落实了。

特别是那些自京畿之地外派的诸多淮西将领们,他们的封赏在他们回来后肯定是要落实的。

“的确。”

“朱应之功,理当重赏。”

“不仅仅是朱应。”

“此番在辽东战场上,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