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抬起头,思绪万千。
此时!
大宁边军驻地。
朱应麾下的两万将士们正在忙碌着。
厚重的营帐在他们手中被轻松抬起,整齐地排列在指定位置。
还有将士们搬运着各类辎重物资,金属器械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们动作麻利,对于安营扎寨这类任务早已驾轻就熟。
“张将军。”
朱应转身看向张玉,神色间透着几分关切:“此番主将已然确定,不知统兵的大将军是何人?”
“听王爷所言,”张玉表情严肃,开口说道:“此番我大明出动三十万大军,兵分两路。”
“与昔日攻伐辽东时的布局相似,一位大将军总领全军,两位主将各自率领一路大军。”
“大将军由当今皇上亲自钦点,乃是武定侯郭英。”
“第一路主将为永昌侯蓝玉,副将是常茂,第二路主将则是燕王殿下,副将为曹国公李景隆。”
“原来如此。”
朱应微微点头,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如此布局之下。
的确是最为稳妥之举。
大将军的存在同样也是节制两个主将。
“此番北伐,朝廷决心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平定北元。”
“最大的战果目标,便是将北元彻底击垮,使其再无进犯我大明边疆的能力。”
“正因如此,才调动了如此庞大的兵力,召集了众多善战的将领与精锐之士。”
“此战之关键,远远超过辽东之战。”
张玉严肃的说道,对此次北伐的意义,他自然看的透彻。
然而。
对于朝廷想要彻底平定北元,使其永无犯明隐患的设想,朱应心里有着自己清醒的认知。
“想要彻定,想多了啊!”
朱应心底却是淡笑着。
即便此次北伐能够成功击溃北元,甚至将北元皇帝擒获诛杀,北元这个政权或许会覆灭,但构成北元的各个部落族群依然会存续。
朱应深知历史的走向,北元覆灭后,将会形成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个大的部落集团,他们依旧会频繁袭扰大明的北疆。
而且!
朱应还清楚的记得,在朱棣之后,他的曾孙朱祁镇,被世称为“大明战神”的傻缺皇帝,将大明多年积攒的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