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皇长孙?”
姚广孝听到这个名字,身体微微一震。
原本平静的脸上瞬间变得严肃起来,眼中透出一丝震惊:“不可能!皇长孙命数已绝,贫僧亲眼看着他离世,还为他诵经祈福。”
“而且”
姚广孝微微停顿,颇为感慨的说道:“若皇长孙还活着,贫僧可不敢妄言送王爷一顶白帽子。”
“毕竟,他的身份太过得天独厚,无论是礼法还是朝堂势力,都无人能及。”
“或许,这也是一种天妒吧。”
姚广孝一边说着,带着一些感慨。
朱棣点了点头,没有反驳,因为他知道姚广孝所言句句属实。
朱雄英如若活着。
于礼法上。
当之无愧的皇嫡长孙。
于支持者上。
整个淮西都是朱雄英的支持者。
并且朝堂六部,朱标的一切都将是他天然的支持者。
别说朱棣是一个王爷。
就算是再手握兵权也不可能是对手,他这个王爷无论如何都难以与之抗衡!
“不过,王爷缘何有此感慨?”姚广孝好奇地问道,带着几分探究的意味。
“朱应,你可还记得?”朱棣说道。
“自然记得。王爷对他颇为看重,多次设法拉拢。”
“此番大宁边军前来,他想必也在其中。”
姚广孝一边说着,一边微微点头。
突然,姚广孝像是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惊,问道:“难道王爷在朱应身上看到了昔日皇长孙的影子?他长得像皇长孙?”
姚广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好奇。
也只是单纯的好奇罢了。
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这是天地根本。
朱棣微微摇头,眼中有着感慨,说道:“样貌倒并非与雄英幼年时相似,可那一双眼睛,却像极了。”
“若不是亲眼看着雄英下葬,本王真要以为他又回来了。”
朱棣一边说着,一边闭上眼睛,仿佛在回忆着朱雄英的面容,那曾经自己大侄儿的眼睛与朱应的眼睛在脑海中渐渐重合。
姚广孝笑了笑,安慰道:“王爷这是多心了!”
“皇长孙已然故去,世间人口众多,有相似之人也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