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威望。
“北伐首战破城,这的确是值得庆贺。”朱元璋神色一正,看向唐铎,语气沉稳地交代道:“唐卿,密切关注北疆战事。”
“只要是与北疆有关的消息,立刻呈奏太子。”
“此番北伐之战,同样也是太子亲自运筹统帅的。”
显然,昔日辽东之功,朱元璋有意让给朱标,使得青史之上会浓墨重彩记下朱标一笔。
而这一次北伐之战,朱元璋毫无疑问也是要将功劳让给朱标,以此来奠定朱标的威望,为朱标日后顺利继承大统增添助力。
朝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时间悄然流逝,一个时辰后,朝议结束。
奉天大殿内,此时只剩下了朱标父子二人。
“标儿,如何看?”朱元璋再次拿起李景隆传来的奏报,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轻声问道。
“如若说当初朱应初现朝堂时,斩敌百人就已经是当世之勇士,如今他强破镇夏城,一人之力斩敌超过千众。”
朱标表情严肃,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异常的郑重:“那他已经超脱常人之力了。”
说着。
朱标脸色也是微微一变,似乎仍在为朱应的勇猛而惊叹不已。
“现在儿子也是有些庆幸,幸亏他是我大明的战将,而非北元,更非异族。”
“否则我大明就真的要遇到劲敌了。”朱标又严肃的说道。
闻言,朱元璋也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沉声道:“你说的没错,幸亏这朱应是我大明的人,否则必是劲敌。”
说出此话后,朱元璋似又想到了什么重要之事,他缓缓抬起头,双眼凝视着朱标,语重心长地说道:“标儿,对于这朱应,咱一定要提醒你一点,你务必记在心里。”
“爹,你说。”朱标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全神贯注地听着,明白这是自己父亲有极为重要的事情要特别交代了。
“此人,勇力太强,用来对敌而言,的确是我大明的幸事。”
“但这也是在掌控之下的好事。对于这朱应,我们父子都未曾见过,只是在奏报上知晓其超凡的能力,对于其真实秉性也并不清楚。”
“倘若以后,能够将这朱应收服最好,他如若真心效忠于你,那你可用之。”
说到此处。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杀意,语气也变得冰冷起来:“但是如果不能真正得到他的效忠,无法真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