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郭英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迈着大步,向着大殿走来,一人为先,尽显大将军的威严。
朱棣、朱权,还有蓝玉、李景隆等人都在其中,他们跟随着郭英,脸上带着各异的神情,有兴奋,有激动,也有若有所思。
这些将领与朱应不同,他们在战场上主要负责指挥调度,并不会亲身犯险,冲入敌阵厮杀。
此刻。
他们来到这象征着北元权柄所在的朝议大殿,每一个心中皆是激动。
“见过大将军。”
朱应转过身,抱拳向郭英行礼。
“冠军侯果然悍勇非凡。”
“这一次攻破元都,又是冠军侯拔得头筹,率先攻入啊!”
郭英满脸笑容的走上前,双手扶起朱应,充满了赞赏与欣慰。
“多谢大将军夸赞。”
朱应谦逊的笑着回应。
“此战,冠军侯又拿下首功了。”
“攻破元都之功,我等都铭记于心。”
李景隆满脸堆笑的走过来,眼中带着一丝讨好。
这一路走来,他早已被朱应的实力和谋略所折服。
在他心中充满了庆幸,若不是朱应的存在,他作为二路大军名义上的指挥战将,绝对不会如此轻松。
这近九个月的北伐征程,他几乎是一路“躺赢”。
朱应在战场上杀伐果断,屡立战功,虽然这些功劳并非李景隆亲自取得,但他作为二路大军的指挥,也能分得一杯羹,未来回到应天,必然会得到朝廷的恩赏。
可以说,朱应的存在,让李景隆的北伐之路变得无比顺遂,也让他初来时的忐忑不安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将军过誉了。”
“此战,凡攻入这元都城内的将士都有大功。”
朱应微笑着回应,声音沉稳。
他明白,一人独占功劳只会招人怨恨,此番攻入城中这么多军队,如果战功都被自己一人占据了,那就是傻子了。
拔得头筹,足矣!
当然。
在得知朱应率先破城后,蓝玉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心中满是不快。
原本,淮西众将都想着夺取这破都之功,为此次北伐增添战功,从而在朝廷中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赏赐。
可如今,这最后的破都之功却被朱应夺走,他们的计划落空,这让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