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二章 南北殷州(3)

的长绒棉。

沈光随即在村子里逛了一圈,发现这个部落有点像辽东的生番,处于一种半渔猎半农耕状态,能种玉米、南瓜、向日葵和棉花,也能纺织粗布,还能制陶。

沈光一行没有久留,甚至没有过夜,直接返回了船队,部落首领也带着一群人送他们到海面,但他们看到隋军三十艘巨大战船,都震撼得跪了下来。

“沈将军觉得他们是殷朝的遗民吗?”何蛮问道。

“肯定不是,殷朝人至少会种小麦和豆子,也会使用青铜器,但他们什么金属器物都没有,我倒觉得他们有点像我们路上遇到的生活在冰雪中那些人。”

“当时海峡是冰封的,有很多人过去了,或许殷朝的后人,还其他土著人,我们继续南下,如果发现城池,或许就是殷商人的后裔了。”

沈光叹口气,“过去了几千年,或许他们自己都忘记了自己祖先的来历!”

沈光送给了印第安人一批生铁农具,小麦种子,还有五头毛驴,隋军的毛驴这些印第安人极为喜爱,马匹不仅温顺,还能够帮助他们做很多事情,也是他们极为需要的牲畜。

马匹原产于美州,但被古老的印第安人当做肉食来源吃光了,少数马匹通过百令海峡来到亚洲,终于在亚欧大陆发扬光大。

印第安人只能用羊驼和驯鹿来作为牲畜使用。

补足了淡水,次日一早,隋军船队出发继续南下,他们渐渐抵达南殷州,古老的城池开始在海岸边出现了。

在这里,隋军用瓷器、丝绸、布匹和铁器换取了无数黄金和白银,当然还有大量各种农作物种子,甚至还买了几十头羊驼。

让沈光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找到这里的人是来自殷商的证据,或许是时间太久远,他们经历无数战争和迁徙,祖先留下印记已经在他们身上消失。

但同样,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祖先的来历,记载他们祖先历史的资料在很久以前就消失了。

隋军探险船队在南殷州足足呆了一个月,船队开始调头返程,虽然可以从南太平洋返回,但隋军需要建立航行,所以依旧按照原路返回。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