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章 灭亡契丹(3)

迁徙到辽西,和汉人混居,用十年时间把他们全部转换过来。”

萧夏回头看了看杨恭仁,杨恭仁连忙道:“微臣明白,用教育的办法将他们后代培育成大隋的子民。”

“这里面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定居,一旦定居后,部落就没有了,改为以家庭为主体,由县衙进行治理,久而久之,他们就不会再有部落的想法,也不会再认可部落,这就算改造成功了。”

萧夏很有信心,历史上大祚荣建立渤海国后,就成功地将靺鞨人由部落制改造为王国制,由地方官管理百姓,而不再是由部落管理百姓,这就是根本上的区别。

视察了最东面的海湾,萧夏的队伍又折道向南,向新辽东半岛而去。

洛阳,政事堂内正在紧张议事,十五岁的太子杨俶也参加了议事。

虽然太子参加政事堂,他只有旁听权,而无权参与决策,他尚未成年,监国权力是在他母亲手中,只有等他二十岁后,天子外出时,他才能正式监国。

今天政事堂商议议题有两个,一个是将河西和骆驼营的肥料送往中原七郡一府增肥土地,这个简单,大家一致通过。

第二个议题就是疏浚洛水,这也是两年未决的老议题,洛水在大业年间疏浚过一次,但那一次没有考虑大型海船驶入洛阳问题,所以疏浚和宽度和深度不足、这一次要再拓宽洛水十丈,挖深五丈。

刘文静道:“现在我们财政比较宽裕,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把洛水重新疏浚,另外去年争论没有结果,主要是要不要把洛阳城一并拓宽,大家意见不统一,经过都水监和工部的考察,建议将洛阳东面的龙池拓宽拓深,在沿岸建立仓库群,这样就不需要对洛阳破城了,天子临走前也同意了这个方案,大家应该看过了工部的详细方案,有没有什么需要更改或者补充的地方?”

房玄龄举手道:“我只说一点,因为投入巨大,我建议分段审核开支情况,不要等造好后再来审核。”

刘文静点点头,“财政开支可以单独讨论,现在就工程本身,大家表决吧!”

方案一个月前就发放给各位相国了,经过一个月的反复修改,现在定稿已完成,到最后表决的时候了。

“同意目前这个方案请举手?”

五名相国一起举起了手,刘文静点点头,又笑着问杨俶道:“太子殿下有建意见吗?”

这是对太子的尊重,虽然太子现在没有决策权,但他是储君,是大隋未来之主,大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