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芳尘收回拳头,神情依旧淡然。
他一步步往前走,看着谢谦,就像看着一个执迷不悟的可怜人。
谢谦的心神剧震,他双手颤抖,乃至全身颤抖,他感受到了四周弟子们目光的转变,他们的惶恐不安,还有对他越来越多的怀疑。
他忽然低低地笑了出来:
“哈哈哈哈哈幻梦一场?幻梦一场?你懂什么?!不可能的!我追求了一生的东西,怎么可能是假的!”
尘封已久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想起了很多年前的自己。
那时的他,还只是一个游历天下的年轻儒生,心怀着为天下苍生寻出路的鸿鹄之志,相信世间一切人,都可以教化,都可以向善。
他看到过战乱带来的流离失所,看到过贪官污吏造成的民不聊生,也看到过因为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欲望而引发的无休止的争斗。
他曾在一个被洪水淹没的村庄外,亲眼看到幸存的灾民为了半块发霉的烧饼而自相残杀。
他也曾在一个富庶的城池中,看到权贵们为了争夺权位而彼此倾轧,将整个城市搅得腥风血雨。
那一刻,他意识到,纷争、混乱、自私这些才是世界的常态。
人性的复杂与善变,是所有苦难的根源。
他想要改变这一切。
于是,在乱世的末尾,他创立了尧山书院,开始传播他的思想。
谢谦一意咕行地认为,想要建立一个完美的世界,就必须抹去所有不确定的因素。
必须制定一套绝对正确、不容置疑的规则,让所有人都遵循这套规则去思考,去生活。
思想必须统一,行为必须规范,世界才能迎来永恒的太平。
他的道,便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诞生的。
它是一套完美的、精密的、不容许任何偏差的“程序”。
仁、义、礼、智、信,都被他重新定义,变成了一条条冰冷的戒律。
为了推行他的道,他辩倒了无数宗师,折服了无数强者。
他的追随者越来越多,尧山书院也成为了天下第一的读书人圣地。
他看着那些眼神明亮、对他无比崇拜的弟子们,心中曾充满了骄傲和一往无前的决心。
他坚信,自己正在做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事业。
他正在创造一个完美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