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71 颠覆认知的车技(3)

的差距。

这要放在以前的中国赛车界,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一幕。

哪怕陈向北最坚定的支持者,对于比赛结果也就是情感上认为陈向北会赢,理智上还是觉得巴顿会遥遥领先。

结果万万没想到,陈向北几乎不落下风。

只是roc国家杯的赛制是两条赛道并行,不像方程式赛事那样存在车手之间的直接对抗。

起步获得优势,仅仅是快千分之三秒,做不到抢占最佳过弯切线,强势压对手一头。

真正决定比赛结果,还得看弯道速度!

鸟巢赛道的起步直道很短,眨眼之间两辆赛车就来到了1号弯。

陈向北处于赛道内圈,理论上他的过弯半径更小,需要提前进行刹车减速。

可是陈向北却延迟了刹车点,几乎做到了跟外圈的巴顿同时减速。只见他极致贴近弯道内侧,然后用着标准的外—内—外切线方式过弯。

所谓的切弯,其实就是利用弯道的内外宽度,尽可能把行车路线给拉成一条直线。

如果速度过快,亦或者转弯角度过小,那么赛车就会出现推头转不过来。

陈向北的过弯速度,充斥着失控的上墙风险,然而他却做到了堪称完美。用着极其精准的走线,高速通过了弯心的apex点,完成了对简森巴顿的反超!

“沙老师,我没看错数字吧,向北现在速度要比巴顿快了0.1秒?”

李冰望着仪器监测出来的圈速用时,用着不可思议的语气询问了沙彤一句。

跑步内线要比外线更快,赛车却往往外线比内线更快。

并且过弯更考验一名车手的技术,才会有弯道快才是真的快那句名言。

陈向北不仅没有被巴顿拉开差距,相反他还能靠着弯道反超?

“没有,陈向北目前处于领先位置,哪怕面对f1的新科世界冠军,中国车手依旧展现出凌厉的斗志,以及极强的胜负欲。”

“陈向北他完成了反超!”

陈向北的精彩过弯操作,瞬间点燃了解说嘉宾沙彤内心里面的火焰,语气有种按捺不住的激动。

得到解说搭档确切的回答,李冰重重咽了咽口水。

赛前最好的预测,认为陈向北对战简森巴顿,每个弯道只要慢0.2秒之内,就算是一种胜利。

要知道历史上当时的中国最强车手韩涵,面对世界冠军级别的f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